授勋

    “记住了,宰辅必起于州县。县官才是抚民之官,不当县官,怎么彻底的了解民情呢?不了解民情,朝廷发布政令,王国发布训令,都很可能最终伤民。”李中易竖起三根手指头,语重心长的说,“给你们三年的时间。三年无法大治一县,就只能回来给我当参谋了。”

    没有竞争,哪来的优胜劣汰?

    按照李中易的培养流程,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走一遍整个流程。

    先入军队的基层锻炼,了解普通战士之苦,掌握军方之弊。

    再转任知县,振兴商业,发展教育,维护治安,学习抚民之要。

    此所谓,上马管军,下马抚民,才是完整的帝王教育。

    实际上,儿子们当过知县,有了政绩之后,就都会被分封到南洋的菲律宾去。

    各封一城,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就看谁最有本事了。

    客观的说,历史上的皇子教育,还真就是鞑清做得最到位了。

    只不过,鞑清的皇子教育,依然被束缚于农业文明的儒家经典之中,没有融入先进的工业文明,导致落后挨打的悲惨局面。

    两个年纪最长的孙子,悄悄的离开了京城,赶赴各自的县城。

    薛太后知道后,除了拍桌子打椅子的找碴之外,也只能无可奈何。

    毕竟,皇帝这是在培养帝国的接班人呢,怎么可能不慎重从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