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

    廖山河笑着说:“皇上,其实呢,大营里的兵马,每个月都会抽出三天,帮老百姓干活。”

    李中易笑了,笑得很开心,百姓爱军队,军队护百姓,彼此相辅相成。

    如今的军队里,军官都出自于讲武堂,士兵则从厢军里边选拔,厢军又从乡军里挑人。归根结底,这是一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

    从操练场下来之后,李中易又去了军械库,军械库附近戒备森严,闲杂人等完全禁止靠近。

    李中易走进军械库后,迎面就见十几门6磅炮,一字排开,显得格外的神气。

    “晓达啊,炮兵很关键,从大营里选了多少炮兵?”李中易扭头问廖山河。

    廖山河拱手道:“李永堂不放心,非要亲自挑人,如今,挑走的炮兵大约一千人左右。”

    李中易点了点头,如今的火炮产量,每年可达二百余门。这些火炮,除了配备朝廷禁军之外,水师那边还需要更多数量的12磅炮。

    说句心里话,每年生产两百多门火炮,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如果天下的数百军州都配备齐全,这么点数量远远不够分的。

    不过,如今的炮营,已经提升为了dú • lì 兵种,成为了炮军,其都指挥使依然是李永堂。

    关于炮军,最麻烦的不是火炮的产量不足,而是火硝的产量远远跟不上作战的需要。

    自从有了火炮之后,整个大军的后勤系统,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这主要是,攻破城门主要依靠火炮了,而不是靠堆人头的所谓云梯、登城车等器械。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从中原通向各个方向的官道,依旧是泥土路。

    这种泥土路,只要是下雨天,必定是坑坑凹凹,这就给火炮的机动,制造了极大的难度。

    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李中易比较满意的离开了军械库,在廖山河的陪同下,去了士兵们的宿营地。

    按照条令的要求,西郊大营内的宿营地,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即不许漏雨,不许漏风,冬天要烧热炕。

    李中易随意的走进一间营房,迎面就见,炕上的麻被叠得整整齐齐。由于烧了热炕,室内暖烘烘的,一点也不冷。

    在营房里,李中易随意拉开一条被子,仔细的摸了摸,发觉里边的填充物都是羽毛,分量也够重,不由满意的笑了。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和辎重!

    让将士们吃不饱肚子,穿不暖,睡不好,还怎么打仗?

    廖山河心里很清楚,李中易只要来大营里抽查,最喜欢看的地方,除了伙房之外,就是将士们的营房。

    魔鬼,永远都藏在细节之中。

    巡视完毕营房之后,李中易在廖山河的陪同下,来到了指挥部里。

    指挥部内,站满了中高级军官,李中易笑着摆手说:“都坐下吧,大家一边磕瓜子,一边闲聊。”

    “喏。”军官们并拢双腿,立正敬礼之后,纷纷坐在了李中易的四周。

    “下面的训练计划,是怎么安排的?”李中易随手抓起一把瓜子,笑眯眯的发问。

    “禀皇上,受训的兵马,每天都需要武装越野二十里。因路不好走,车马难行,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家的脚板功夫。”廖山河舔了舔唇角,继续解释说,“等基本队列训练告一段落之后,臣下以为,应该开始战阵合练。训练结束后,考核的标准是,第一军第三营甲队。”

    李中易点点头,第一军第一营,就算是在全军,也是最高标准的队伍。其训练标准之严格,世所罕见。

    这时,一名参议忽然站起身,大声道:“咱们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在对抗之中,训练杀敌本领。末将以为,还是应以第一军第一营为标准,比较合适。毕竟,知道差距,才可以上进。”

    李中易定神一看,敢情是张大克那小子,这家伙脑子非常灵光,经常会神来之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