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氏的闹腾

    以李中易有仇必报的个性,岂能轻饶了孟昶?孟仁毅即使用脚趾头去思考,也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为今之计,上策是,蜀唐两国联手,共同抵御霸道的李中易,这才是正道理!

    只可惜,孟昶仿佛猪油蒙了心似的,一心只想守着蜀国的地盘,过安逸享乐的生活。

    “皇兄,也可派赵廷隐为帅,领兵去救援唐国。”孟仁毅实在没招了,只得退而求其次。

    在蜀国的大将之中,最能征善战的将领,便是赵老太公之子,赵廷隐了。

    只是,孟昶既不相信孟仁毅,也不信任赵廷隐。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赵廷隐之父,赵老太公的身上了。

    李中易,字无咎,这恰好是赵老太公亲手替他选的表字,你说孟昶如何能够放心赵家人?

    另外,孟昶一直觉得蜀国易守难攻,不可能被轻易击破。

    李中易即使灭了南唐,孟昶觉得,他只要把姿态放低一些,主动称臣纳贡,并送上若干美人儿去开封,想必李中易也不会把他怎么样的吧?

    正因为如此,孟昶故意把南唐派来的使者,晾在了馆驿之中,长达一个多月之久。

    “幺弟,你这么急着领兵出去,莫非是和李中易已经勾结妥当了么?”孟昶越看孟仁毅,就越觉得心惊,以往的种种对孟仁毅不利的传言,不由自主的浮上了他的心头。

    孟仁毅彻底的傻了眼,他一番保住孟家江山的苦心,换来的竟然是令人惊恐的浓浓猜忌,这让他情何以堪?

    “皇兄,您何出此言,臣弟对您的一片赤胆忠心,天日可表!”孟仁毅斩钉截铁的表达了忠诚。

    孟昶却是半个字也不信,他冷冷一笑,说:“没有你的提醒,朕险些忘了,在这蜀地,和李无咎关系最为密切的,除了你之外,便是赵家人了。”

    孟仁毅就算是再傻,也听得出孟昶已经起了杀心,他赶紧跪倒在丹陛之下,重重的磕头,说:“皇兄,臣弟愿意去守和陵,终身不再回成都。”

    和陵,是孟知祥的陵寝,孟仁毅和孟昶都是孟知祥的亲儿子。

    孟仁毅愿意去给父亲守陵,而且再也不回成都了,可谓是诚意十足。

    然而,孟昶根本就听不进去,他冷冷的斥道:“你懂什么?你以何面目去替父皇守陵?”

    孟昶虽未明言,但是,孟仁毅却听懂了,孟昶担心他将来会利用守过皇陵,暗中大作文章。

    兄弟之间的猜忌,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孟仁毅还有什么可说的?

    “皇兄,今日不救唐国,来日李中易必定会提兵进攻我大蜀。”孟仁毅明知道不可为,却不愿意放弃最后的自救机会。

    “哼,你以为就数你聪明能干么?”孟昶强行压下即将爆发的火气,从袖口之中捞出一物,扔到了孟仁毅的跟前,“你看看吧,这是何物?”

    孟仁毅捡起那份文书,捧在手里,定睛一看,差点气得吐了血。

    敢情,这是孟昶写给李中易的称臣国书,国书的最后,居然厚颜无耻的说,愿视李中易如父。

    “皇兄,您……”孟仁毅气糊涂了,居然起身竖指,指着孟昶,厉声喝道,“皇兄,您的大梦该醒了,您以为称臣或是以父视李中易,就可以免除兵灾么?”

    “哼哼,幺弟,你从小就以聪明自诩,瞧不起我这个兄长。”孟昶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了,索性来一次总爆发。

    “李中易派的使者,已经在来成都的路上了。据说,他已经答应了朕的所有条件,只是对于进贡美人儿的数量,有了更多的要求罢了。”孟昶得意洋洋的说,“朕原本打算只送十名美人儿过去而已,谁料,李中易竟然嫌少了。唉,谁叫我大蜀国多出美人儿呢,索性成全了他吧,就送二十名美人儿过去。”

    “来人,去把唐国派来使者杀了,砍下脑袋,献给李中易派来的使者。”孟昶自以为得计,索性做给孟仁毅看一看,叫他再也不敢轻视他这个兄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