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不服

    按照李家军的经验,培养一名合格的炮军士兵,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就足以称得上是精锐了。

    然而,只训练两年的骑兵,如果和契丹铁骑展开正面对决,稳输不可能赢。

    以钱书德的经验,把中原地区的百姓,培养成合格的骑兵战士,没有十余年的工夫,那根本就是空想。

    毕竟,草原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个个擅长纵马挽弓,而农耕民族在这个方面,可就差远了。

    也正因为训练骑兵部队的成本过高了,李中易一直不舍得把骑兵部队使用在正面战场之上,而仅仅只限于追击战和侦察前哨战上。

    这一次,李中易把李勇这块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基本考虑其实很明确,以快制慢,打汪亚川一个措手不及。

    按照总参议司的构想,步军一边大规模的登船,制造缓慢前去讨伐的假相。而李勇的骑兵,则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趁夜杀到睦州城下,凭借配备的6磅火炮,轰开睦州的城门。

    一人配备三骑的骑军,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好发挥奇兵正用的速度优势。

    至于,此战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打汪亚川一个措手不及。不然的话,只要汪亚川有了防备,那就只有等马光达的主力抵达之后,再发起总攻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