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

    折赛花一听是口信,连封书信都没带回来,就知道李中易对折家起了疑心。

    折家,那是现在的说法,以前可是叫折掘家。折掘,是典型的党项姓氏,只不过,因为在党项族的内斗中,输给了拓拔家,被迫背井离乡,占了府州的地盘罢了。

    李中易安排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离开经营了多年的老巢,其实并不是要吞并了他们的底盘和兵马,而是在即将到来逐鹿中原之前,彻底看清楚,谁是真朋友,谁是假亲戚?

    折赛花陪伴在李中易的身旁多年,她自然明白,李中易不可能亏待了折家。但是,如果折家经不起考验,等李中易夺取了天下之后,折家恐怕也就是府州这么点地盘了。

    “唉!”折赛花一想起麟州传来的消息,就不由暗暗感叹不已,外戚之家竟然不如外藩明事理,她又能上哪里说理去?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杨家居然比折家还要听话,杨家人十分干脆利落的离开麟州,搬去了地盘、人口更胜数倍的胜州。

    折赛花用脚趾头去思考,也猜得到折家人的心思,底盘和人口扩张了固然是好事情,可是,府州毕竟是折家经营了上百年的基业。

    一旦李中易打定了主意要削掉外藩势力,失去了府州的折家,就仿佛是砧板上的鱼一般,只能由着李中易肆无忌惮的宰割。

    可是,折赛花并没有立场去抱怨折家人的决策。折家养育她多年,哪怕是她出嫁了这么些年,不管是年节,还是李家主人们的生辰,折家也从来没有断过诸如绢帛、人参、银钱之类的供奉。

    折家毕竟是折家人的折家,折赛花这个嫁出去的嫡孙女,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似的,她再怎么尊贵,也比不得折家的百年基业。

    就在折赛花万分纠结的当口,门外忽然传来了通禀声,“娘子,折家舅父来了。”

    折赛花赶忙收拾起不佳的心绪,起身走到门前,她定神一看,整个人立时不好了。

    敢情,站在她面前的除了长兄折御寇之外,竟然还有穿着一身奴仆装扮的祖父——折从阮。

    折赛花倒底机灵异常,她收到了折从阮的眼色后,只当没有看见老祖宗一般,笑着把折御寇领进了室内。

    一身奴仆打扮的折从阮,规规矩矩的站在屋门前,他手里捧着一只托盘,托盘上摆着几匹上等的蜀锦,看样子是打算借着献蜀锦的机会,私下里和折赛花见面。

    折赛花的一颗芳心,砰砰直跳,折从阮虽然已经不掌握府州的庶务,却是赫赫有名的外藩武将。

    按照朝廷的律例,外藩未奉诏书,不得擅长入京。

    折从阮偷偷的潜入开封城中,若是被朝廷的鹰犬察觉了,那可是杀头的重罪。

    尤其是在李中易领重兵在外的时候,同样手握兵权的折从阮,突然出现在了李家老宅,朝廷必然会往歪处想,莫非是想私下串联起来,起兵谋反不成?

    恰好,兴哥儿和玲妞玩累了,折赛花借口孩子们要午休,便命ru 嬷嬷们,将一双儿女抱回了他们自己的房间。

    孩子们被抱着经过折从阮跟前的时候,他很想抱一抱曾外孙,却碍着此行的最大目的,只能眼巴巴的干看着,终究没敢伸手去抱。

    等折赛花清空了室内,这才亲自请了折从阮进屋,门帘落下的那一刻,折赛花再也抑制不住思念之情,纵身扑入了折从阮的怀中,低低的抽泣道:“老祖宗,孙女儿可想死您了。”

    折从阮感慨万千的搂紧了折赛花,一边轻轻的拍着她的背脊,一边老泪纵横的哽噎道:“乖女,我的心头肉,快别哭了,你再哭下去,我这不中用的老东西,心都快碎了。”

    话是这么说,祖孙俩好些年没见面了,哪里这么容易收得住泪?

    站在一旁的折御寇,心里一阵发酸,如果不是时势所迫,本是至亲骨肉相见,又何须如此隐秘见不得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