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李计划

    “先生,历朝历代的托孤重臣,要么被亲政后的小皇帝灭了全族,要么学习隋文帝杨坚才能保全整个家族的性命和权势。”

    杨炯的这段话,不可抑制的浮上范质的心头,眼前的小皇帝实在是精明得吓人,他不可能没有远虑。

    符太后尽管不是柴宗训的生母,却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嫡亲姨母,柴宗训的善解人意,令她感慨万千,原本不悦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六哥儿,我知道李中易是个人才,先帝在日曾经不止一次夸赞过他。”符太后伸手将柴宗训拉了起来,搂进怀中,语重心长的解释说,“但是,李中易对朝廷的威胁,也是最大的。”

    “二征高丽、收榆关,三败契丹的精锐铁骑,战功实在是太过于显赫了。”符太后叹了口气,“如果现在不压制住他,将来等你亲政之时,能制乎?”

    “陛下,兵权收于朝廷,乃是自太祖高皇帝以降的既定国策。人心都是会变的。”站在范质的立场之上,必须帮着符太后说话。

    谁料,柴宗训居然仰起脸问范质:“相公,韩通或是赵匡胤,能否替朕恢复汉唐之基业?”

    “这个……”范质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太过刁钻,他无论怎么回答,都会有漏洞。

    “六哥儿,让李师傅进宫里来,教你读几年书,等国家有难之时,再派去领兵北征南伐,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符太后说着违心的话,想把好奇宝宝敷衍过去。

    然而,柴宗训突如其来的一阵猛咳嗽之后,嘴角竟然带血,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宫女和内侍们好一阵忙活之后,柴宗训喝过药,躺到榻上沉沉的睡去。

    等空闲下来之后,符太后和范质满是忧虑的望着对方,小皇帝的老毛病再次发作,然而,能够诊治的却只有李无咎。

    “太后娘娘,前议是不是暂时缓一缓?”为了小皇帝的生命安全,范质这个受到信赖的重臣,必须抢在符太后的前边,把台阶铺垫好。

    符太后却摇了摇头,冷冷的说:“六哥儿的安危就是天下的安危,这就更应该把李中易留在开封。相公,我决心已定,毋须再议。”

    对于符太后斩钉截铁的态度,范质暗暗点头不已,别看符太后是个女流之辈,其杀伐果断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就目前的朝局而言,只要符太后和范质达成了一致,大计也就底定。

    范质回到政事堂后,便找来杨炯,命他草拟两份敕牒,其一是罢了李虎的天武卫都指挥使之职,升任殿前司都虞候;其二则是任命符昭信兼任天武卫都指挥使。

    杨炯的文笔极为了得,他笔走龙蛇很快就拟好了两份敕牒,捧到范质的面前,有些不解的说:“相公,出了何事?”

    范质深深的看了眼杨炯,这才解释说:“太后有些着急了。”故意隐瞒下了小皇帝咳血的机密。

    不知就里的杨炯,摇着头说:“铜臭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太后何必如此着急呢?”

    事涉皇家的秘辛,尤其是小皇帝的健康状况,那是绝对不能对任何人外泄的绝密。

    范质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叮嘱杨炯:“事关重大,你亲自去办。李谷和我一向不对付,老夫倒要看看,他究竟会如何表现?”

    杨炯久在政事中行走,他自然很清楚,柴荣活着的时候,武将的调动或任免,权属在枢密院那边。

    但是,自从新君登基之后,由于符太后的偏袒,政事堂的权力日益膨胀。

    如今,四品以上武将的任免权,逐渐被政事堂侵夺,也就是落到了首相范质的手上。

    这就意味着,范质完全可以越过枢密使李谷,直接草拟高级将领的任免文件,经符太后批可并加盖玺印之后,便是正式合法的敕令。

    但是,范质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委派心腹杨炯亲自去给李谷送件。杨炯是个明白人,据他的猜想,范质的目的应该是想测试一下李谷对于李中易的真实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