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正清

    国朝之初,由于连年战乱的恶劣影响,人口急剧下降,无人耕种的良田,可以很容易的分配下去。

    等到,政权延续几十上百年之后,朝廷赖于运作税基,逐渐被掏空。可是,朝廷的支出却与日俱增,逐渐缩小的纳税范围,导致普通农民纷纷破产,最终被迫揭竿而起,开始新一轮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

    正清不动声色说:“不瞒李相公,本寺的名下虽有一些田产,不过,大多都是些荒地,几乎产不出多少粮食。”

    李中易觉得很有些好笑,正清即使要哭穷,也不至于睁着眼睛,说瞎话吧。

    众所周知,大相国寺名下的田产,全是附近河边的肥沃之地,仅仅些租子,也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正清的马虎眼,李中易心里有数,不就是想从府库之中,多掏点银钱出来么?

    开封府既是大周国的都城,同时又绝对是整个世界最繁华的世界之都,无论是田税,还是商税,叠加到一块儿,数目异常之大。

    反正是公家的钱,不管是谁,都会惦记着,从中捞点好处。

    李中易此行,主要目的是想敲打一下大相国寺,借题发挥势在必行。

    否则,如此富裕的寺庙,竟然还要他掏府库的钱,去修缮一新,成何体统?

    ――――――――――――――――

    码字到凌晨三点,终于完成了三更九千字,不说别的了,求月票的鼓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