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趣相投

 慈云哈哈大笑:“听你这口气,好像已经迫不及待了?”

 徐青嘿嘿点头:“我千里迢迢地跑过来图什么?不就是搞事情嘛,正好你这大和尚也不像个安分的。”

 “这算什么?物以类聚?”

 “不,这叫志趣相投。”

 “哈哈哈果然是文化人,说话就是不一样,稍坐,晚饭马上就好,尝尝我们晋省的扯面,在别的地方可吃不到,不过是素面,还请担待。”

 “一定要尝尝,”徐青当然不能干坐着,而是跟在大和尚后边去厨房看了看,看厨房里面积小容纳不下第二个人也没坚持帮忙,而是返回大殿给庙里供奉的普贤菩萨上一炷清香。

 没有磕头。

 也没许愿。

 更没有投香火钱。

 就是单纯地行礼,意思是我来了你的道场跟你打个招呼的意思。

 其实,这些神像并不是纯粹的泥胎木塑,而是别有门道,虽然跟传说中的神佛没什么关系。

 不过这种存在比较麻烦,而且基本上都有主,所以一般修行者不碰它们。

 除非真有机缘。

 徐青切断与这尊制作工艺很粗糙的普贤菩萨之间的感应,来到院子里,抓住那一根月牙铲试了试手感,确实挺重。

 六十二斤,大部分成年人都能拎起来,甚至会感觉很轻松。

 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挥舞这么重的兵器,而且只敢慢慢挥舞,绝对不敢发力,因为这么重的兵器在用力挥舞时制造的惯性力也很强,轻则脱手,重则扭断自己的手腕,更别说举重若轻地使出各种招式,那些在大和尚手里看起来很轻松的招式,对身体的综合要求极高,从手指到脚趾,每块肌肉每个关节都必须达到一定强度。

 也因此,这类重达几十斤的兵器主要是熬打筋骨用的,搭配不同的套路,可以锻炼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节。

 相反,健身房里的那些路数,只注重核心力量和主要肌肉群,最终故城县的效果不一样。

 那些健身狂人可以卧推上百公斤,但让他们挥舞几十斤的月牙铲,一样很难,因为他们练的是直上直下的力量。

 但练传武这些人,力量是“圆”的,这个圆不是圆圈的圆,而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意思,能直上直下也能斜上斜下,没有力量死角,肩肘膝腰踝腕等关节都可以圆转如意,全身的力量能汇聚一点然后按照需求传递到任何周身任何一个方向,这就是传统武学中“混元”的概念。

 力量混元之后便能在实战中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如果按照健身的方式去练拳,那么打出来的拳就跟木人桩差不多,全是直来直去的力量,不会拐弯。

 不过刘长安和徐青都没练过这玩意儿,因为他们都有更高明的训练方法,比这种笨办法好很多。

 这种笨办法挺好用,就是容易练成上下一样粗壮,对形象有损。

 就像铁砂掌,那玩意儿好用是好用,练成之后威力无穷,但真的不好看。

 徐青握着这月牙铲舞了一套,身体竟然发热了,额头甚至微微见汗。

 确实是好东西。

 回去以后可以打造一件,偶尔练一练还是有帮助的,可以帮助他更好掌控他的身体和一身怪力,毕竟他这一身力量不是辛苦熬打出来的,使用的时候多少有点损耗。

 传武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就是可以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一起释放出来,力量损耗极低,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发挥出远超力量本身的杀伤力。

 抬手把月牙铲扔给一旁鼓掌的安然:“你也试试。”

 安然急忙伸双手接住,顺势一个前翻滚同时借用腰背的力量把飞过来的月牙铲转动起来。

 然后,月牙铲在安然手中竟然也越转越快,五秒钟后已经挥舞出了呜呜的风声,颇有气势,只比慈云大和尚差那么一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