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乐

 7月25号。

 下午四点半。

 徐青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蓉城的土地。

 但对这里的气候环境,却一点也不陌生,毕竟是刘长安的家乡。

 如果有需要,他甚至可以说一口地道的蓉城话。

 当然,没必要。

 至少他这个人设不需要这样的口音,不太好解释。

 口音这东西,模仿是模仿不来的,至少得在那个环境里生活好一段时间才能掌握精髓,他一个岛城土生土长的人,忽然会说一口比蓉城人更像荣成人的蓉城话,一定会有人怀疑。

 落地之后,徐青没有急着行动,而是先找酒店住下,搜了搜市区里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像个探店博主一样开启他的美食之旅。

 别说,蓉城的美食确实多。

 虽然多辣多麻且油多,但味道是真的棒,吃起来极为过瘾,完全停不下来。

 吃饱喝足之后租了一辆车在市区内溜达起来。

 这边看看,那边看看。

 现在的蓉城,跟百年前的蓉城可完全不同,要不是有标志性的建筑和自然风景在,就算刘长安来了也要晕头转向。

 徐青也不例外。

 他在岛城,可没见过这么繁华的景象,这里的都市风情和岛城完全不同。

 岛城虽然也算一座名城,在近代历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跟蓉城真没得比,除了大海和海鲜之外,其他方面都差得很远。

 踏足蓉城这座城市里的瞬间,就能感受到那种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虽然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是新建的或者翻修的,但文化符号是实实在在的,看着就很不一样。

 更别提就隐藏在城市里面的景点景区,对他这个岛城人来说,走到哪儿都能发现些许惊喜,或大或小,但总能让他眼前一亮。

 当然,也有遗憾。

 刘长安记忆中的一些东西早已经消失,例如刘长安曾经经常光顾的一家茶楼。

 倒是在杜甫草堂那边看到一些个老字号,例如陈麻婆豆腐。

 刘长安也光顾过几次。

 只是那个时候的陈麻婆豆腐档次不高,主要是中下层的普通人光顾,刘长安在世时随便哪个身份都不太适合光顾。

 现在嘛。

 徐青攥着一把夜市上手艺人现画的一把折扇信步走进去,倒是气派。

 服务员也够热情,熙熙攘攘很是热闹,还得排队。

 空气中弥漫着的香味儿也足够浓郁,比刘长安印象中的陈麻婆要高大上许多。

 但总感觉少了点东西。

 或许,缺少的就是那么点江湖气息吧。

 民国时期的饭店、茶楼可是江湖人物最集中的场所。

 现在呢,饭店就是饭店,跟江湖毫不沾边,主要服务对象反而是这些普罗大众。

 时代不同了呀。

 徐青回头望了望显眼的招牌,继续溜达,然后就看到了草堂西古玩城。

 在刘长安的记忆中,这边确实有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在民国时期的蓉城也算一道风景,虽然鱼龙混杂,但也有好东西,毕竟那个时候的官方管得不严,什么来历的货物都敢拿出来兜售,刘长安就没少在这里买东西。

 但现在,却被一座五层楼取而代之。

 而且规模看起来不大,虽然听说档次相对较高。

 可惜,已经打烊了,否则无论如何都要过去逛逛。

 徐青一直逛到晚上十二点多才回酒店睡觉。

 第二天六点又早早起床,就为了吃一碗地地道道的豆花。

 豆花是刘长安的最爱,每天早晨都要吃上一碗,而且是咸豆花,加卤子和满满一大勺辣椒油,配油条、烧麦、锅盔、小笼包又或者大肉包都是极好的,配水饺或者蒸饺也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