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

 “取县试案首——黄廷晖!”县老爷陈思之在黄廷晖的那份试卷上,点了一个标记。

 随后便将毛笔放在了一边,他没有任何的犹豫。

 “老爷?”师爷看着县老爷陈思之取黄廷晖为第一时,狠狠的愣了一下。

 “这黄小郎君?”老师爷问道。

 “哼!”陈思之的语气一冷,他冷冷哼了一声,“我乃一方父母官!”

 “是瑞安县的县令!”说完,陈思之对着北方拱了拱手,“是朝廷任命的官员!”

 “岂是一些市井之徒,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

 “能够轻易拿捏住的?”

 “若几个下三滥就能左右我的意志,那我还当什么父母官?”

 “我还做什么瑞安县县令!”话音落下,陈思之狠狠的拍了拍桌面,吓得老师爷都狠狠跳了一跳。

 俗话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陈思之什么人物?

 能被那么几个小瘪三给轻易拿捏住了?

 “本来,为了避嫌,本官只会取黄廷晖在二三人之列,也是让这黄廷晖莫要意得志满。”

 “如今这黄廷晖,本官还就取定了,不仅取定了!”

 “本官就要给他案首之名!”这一刻,瑞安县县令的霸气四散。

 陈思之目光如炬,直让人不敢直视。

 “是,老爷!”师爷对陈思之拱手道。

 ……

 “要我说呀,这次县试的案首早就定下来了,非黄廷晖莫属啊!”有士子很是得意的与自己身边之人说道。

 “何出此言?”又有一名同行士子问道。

 “县老爷与黄廷晖是什么关系啊,两次相见,县老爷都盛赞黄廷晖之才华,如此看重,这一次怎么可能不取他为案首?”

 “个中细节,你自个儿慢慢体会去吧!”

 听到这士子这么一解释,另外几个士子恍然大悟。

 “不公平,不公平!”

 “属实不公平,虽说那黄廷晖有点小才华不错,但考试归考试,怎能如此?”

 “对对对,绝不能如此,否则我等寒窗苦读又有何用处?”

 “那黄廷晖荒废了如此之长时间的学业,不过方是入学月余,他的水平断不可能通过县试的!”

 “听说这黄廷晖之前是个小棍子,被私塾先生给赶出学堂的,他的学业又怎么可能好,又怎么可能是案首?”

 “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要去找县老爷理论才是!”

 此人高声一呼,从者如云。

 在大盛朝,科举闹事也是出现过的。

 影响最大的无非是太祖建国初期,太祖治下科举考生对三甲进士近乎都是南方士子,怀疑科举考试舞弊,进而发生喧闹、发生冲击考场之事。

 为了平息士子们的愤怒,身为天子的太祖皇帝将考官处死,随后将南方士子与北方士子分开考试,这才平息了士子的愤怒。

 自那之后,士子们尝到了甜头。

 也因为落第者的嫉妒,他们时不时会闹出事来。

 眼下这群落第士子,就被有心人鼓捣了起来。

 “不急,不急,等县试放榜之后,若是那黄廷晖真是县试案首,我们再去与县老爷要说法,那时候便是铁证如山!”

 “是是是!”酒楼中,一众士子达成了一致意见。

 就在众位士子喧闹之际,县试的放榜时间也是到了。

 众人簇拥在一起,与领头人往放榜的地方走去。

 此时,黄廷晖也是往放榜方向走去。

 这一次,小丫头因为太过紧张并没有随黄廷晖一起来看榜单。

 黄廷晖也就一个人与众同窗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