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

 庶吉士是大盛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

 是当今皇帝的近臣。

 他们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大盛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可以说翰林院内的庶吉士,就是大盛朝储相的基地。

 当朝首辅大臣张巨鹿便是庶吉士出身,他受到了前任首辅大臣的青睐,平步青云。

 即便没有“大盛战神”闹的那么一出,张巨鹿在前任首辅大臣的培养、铺路之下,日后也是有机会封顶首辅大臣之位的。

 只不过“落龙堡一战”,加速了张巨鹿登顶首辅大臣的进度罢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落龙堡一战”,首辅大臣张巨鹿虽然登顶了首辅大臣一位,他的根基却没能一步一步铺垫完全。

 故而相对于另外一段历史中的张居正,当朝首辅大臣张巨鹿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谨小慎微。

 当然,这也与张巨鹿与张居正二人之间的性格有些许差别有关系。

 相对于张居正,未能在朝堂诡谲风云中磨砺的张巨鹿。

 他更多了几分刚烈,这性格与另外一段历史之中的于少保更像一些。

 也不知道这性子对于首辅大臣张巨鹿而言,是福是祸。

 “山长之德,如仰高山!”黄廷晖适时对陈思之说道。

 “黄小郎君,你眼下在治什么学问?”陈思之突然问了一句。

 “草民不才,在李先生的教育下,廷晖治《尚书》!”黄廷晖与陈思之说道。

 听到黄廷晖这么一说,陈思之有些讶然。

 他转头看了一眼王明阳,发现对方与自己一般。

 “治《尚书》之人可不多,不过李先生我是听过的,既然黄小郎君有名师指点!”

 “那我们也不多说,一切由你们决定便可!”

 “不过黄小郎君,本官期待你能在日后的科举之中脱颖而出!”

 “期待与黄小郎君同殿为臣的时候!”

 治什么书,那是黄廷晖决定的事情。

 虽说陈思之对黄廷晖选择《尚书》有些不理解,但也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既然与黄廷晖有缘再见,陈思之还是勉励了黄廷晖几句。

 让他好好看书,争取早日参加科举。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尚书》记录了我华夏上古时期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经验,黄小郎君的心,倒是不小的!”

 听说黄廷晖治《尚书》,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王明阳瞬间来了兴趣。

 他看着黄廷晖,突然开口问道:“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黄小郎君,你对治国之道有何见解?”

 王明阳是个洒脱之人,他也不管自己的身份,黄廷晖的身份。

 开始就是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