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一击!

    “呜呜呜”

    大夏儿郎们发出兴奋的怒吼,一个个摩拳擦掌,战斗力被点燃了,沸腾了。

    典韦手持铁戟指向韩奇,吼道:“尔等还有谁,敢与吾一战?”

    韩奇目瞪口呆,手心发凉。

    自己最强的得力干将就这样死了?

    其他将领更是吞咽口水,没有一战勇气。

    典韦朝对方吐了一口吐沫,嘲讽道:“没有卵蛋的家伙,记住爷爷的大名,典韦!”

    与此同时,韩信举起了手中佩剑,身后大军立即响起了进攻的号角,而后韩信拔剑,大喝一声:“杀!”

    军心沸腾之际,正是进攻之时。

    双方将领各自回归大军,双方大军开始迎战对方。

    距离越来越近,快到弓弩的射程范围之内了。

    “夏军弩箭强盛,加快速度!盾手上前!”

    韩奇也知道夏国的诸葛连弩和弩床射程较远,所以他要加快速度,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让盾手防御,保护身后大军。

    很快,就到了大夏一方的射程范围之内。

    万箭齐发,铺天盖地果真如雨,射向了秦国阵营。有盾手保护,可以挡住箭羽攻击,但也有很多步兵和骑兵无法防御,惨死于箭下。

    当大夏两轮箭羽后,本是军心涣散的秦军已经损失较重,不过现在到了他们反击的余地,秦国的弓箭手立即反击,朝着大夏阵营射向箭羽。

    韩信身旁的旗手挥舞着战旗,号角响起号令,训练有素的士兵立即防御。

    全军是一个大整体,往下会分为无数小团体,最小的什伍,五人为伍,十人是什,面对敌军的箭羽进攻,每个什队各自防御,十人的小团体中相互配合,依靠盾牌保护自身安全。

    这种把防御方式交给什伍团体,能最大程度提升防御,并保护士兵的安全。

    而这时,双方的距离再一次拉近,最前面的冲锋军相聚百十米了。

    所以弓箭手退后,战车冲锋,步兵上前,真正的厮杀正是开始。

    如果能站在高处,就看到双方兵马如同泾渭分明的两条河流,瞬间交织在一起了。

    倒戈之声,鲜血四溅,尖叫惨烈。

    韩信坐镇后方,他看得出来,秦军因为战前斗将,已经军心尽丧,又被大夏的强弩率先进攻,已经处于劣势。

    所以他命令旗手挥动战旗,八万大军八个军团开始按照旗语进行阵型变化,两侧延伸,中门大开,让秦军有机会纵深。而大夏兵马依靠两侧延伸,竟然将十三万大军吃进了肚子里。

    此乃四门斗底阵,大可兜住所有兵马,下到各军为营,可以化为五虎群阳阵。

    而四门斗转,生死伤休变换,等韩奇发现时,竟然落入了圈套中。

    “不好!”韩奇意识到麻烦了,他立即以鼓声催动全军,矩阵化为箭簇阵,准备撕开韩信的布阵。

    可惜,他发现时已经晚了。

    军心这种东西,看似是缥缈的,却是人和的一种。

    最古两军对战,谁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谁便能取胜。如今秦军军心涣散,已经无暇根据鼓声改变阵营了。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韩奇和韩信的差距。

    真正的统帅,他就算身陷险境,军心也不会乱,也会指挥兵马挥如臂使,指哪打哪。反观韩奇,虽然号称能文能武,颇有名声,但更多的是虚名。

    也许让他对抗懦弱的赵军,他能无往而不利。

    但是现在面对精通用兵之道的韩信,他就只能被玩的团团转。

    无奈之下,韩奇只能鸣金收兵,带领将士往北冲门。而让韩奇没想到的是,他们往北冲门,很简单的就冲开了一个缺口,韩信并没有让阵法转动,拦住对方。

    秦军有了出路,往北溃逃。

    韩信立即命典韦带领士兵追击,与此同时,他的目光望向了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