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之下没有哪个国家是无辜的

    萧锐挽留了几句后,便同意了霍星野的请求,本来想让他去甘州,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便调他去福州鲤城军镇,统领兵马。因为韩明已经去了肃州,鲤城军镇的军务由总兵负责,如今派霍星野去正好。

    紧接着,兵部左侍郎郭子仪升为兵部尚书。

    如此,内阁和六部的安排彻底完成。

    而接下的时间就过得飞快了。

    过了秋分,便是冬。

    上次萧锐把弹棉花普及的人物交给袁媛,给她找些事做,让她的生活更加精彩。而她也尽职尽责,很喜欢这份工作,把弹棉花的手艺传给妇孺中。

    冬至之后,天气骤降,百姓们都种植了棉花,此时都懂得弹棉花,把棉花谈的松软蓬松,缝在衣服内衬中,穿起来暖洋洋。

    棉花的保温效果可比棉絮、柳絮要好,有了棉衣,面对骤降的温度,往年愁云惨淡的眉宇间也能松了一口气。

    当时间来到大雪节气,进入十月末的严冬,大夏的温度估计也得零下二十度。

    据说祁江上都结了冰,这可把秦皇乐坏了,他立即安排秦军看能不能直接踩冰渡江,攻打大夏,而结果让他很失望,祁江虽然结冰了,但并未封江,而且冰层的厚度并不厚,根本支撑不了大规模兵马、辎重踩踏。

    说起秦国,自然要谈谈蒙毅率领的十万北上兵马,他们进入草原中,还没攻打大夏的甘州、肃州,就遭遇了元国蒙古部落的袭击,有郭嘉藏身蒙古部落,岂会让秦军去攻打大夏!

    所以蒙毅没有办法,只能先和蒙古部落周旋,而这一周旋就耽搁了较长时间,草原也开始下暴雪,蒙毅无奈,只能撤军退回秦国领地。

    这么冷的天,对行军打仗也是一种煎熬。

    而这段时间已来,常胜侯田博元和镇远侯韩明已经把甘州、肃州打造的固若金汤,每州戍卫十万人,就算秦军突破草原真的杀了过来,也会让他们停在大夏的边关线外。

    当时间过了冬至,接下来就是小寒、大寒,距离年尾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了。

    温暖如春的养心殿内,萧锐正在审读户部送来的奏章,奏章中介绍的是寒冬之下各州的基本情况。虽然萧锐做了很多的努力,又是推广棉花,又是全面开放煤矿,但面对如此寒冬,还是有不少贫寒之人没有挺过来。

    唯一庆幸的是,数量较之往年,较之其他国家,都有大幅度下降。

    棉花和煤炭,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户部的奏章中,还介绍了棉花价格和煤炭价格的波动,一些地区出现了哄抬物价的现象,不法商家为了利润,铤而走险。

    幸好萧锐有先见之明,早就让户部新设一司,专门监督和管理市场价格,就是防止商家被利润熏心了。

    这些商家的下场很凄惨,朝廷开出了高达几十万的罚金,没有钱那就用房屋、物品抵扣,把敢贪财的商家罚的一无所有,大大威慑了其他商家。

    朝廷减税促商,但也得知法守法。

    “大夏的情况都很严峻,那其他国家呢?”萧锐放下奏章,问向汪大直。

    汪大直恭敬道:“回禀陛下,郭先生从元国发来密信,说元国的温度极低,达到了把碗中热水抛向空中便成了雪。很多小部落只能归顺大部落才能存活,要不然就只能走向灭亡。这个寒冬,元国冻死之人是一个可怕的数量。”

    萧锐点点头,大夏都零下二十度,那元国岂不是得零下四十度啊。零下四十度的寒冬,的确能让热水抛出成雪。

    这么冷的天,元人没有棉花,没有煤炭,只能靠着蒙古包,靠着羊皮取暖,岁数稍微大些,耐寒能力差的,便熬不过这个寒冬。

    这是天地间的灾害,非人力能抵挡,元国可汗也无力改变。而且,换作以前,早就派兵南下掠夺齐国了,但这次,有岳飞和李存孝、养由基重兵戍卫,打退了元军的数次掠夺的意图,反而损兵折将,更是没有拿到物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