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韩明笑道:“我没有异议。”

    田博元又看向萧锐,问道:“殿下意下如何?”

    萧锐笑道:“我只是监军,一切听侯爷安排。”

    田博元当即下令,命陈庆之和韩信修整兵马,明日领兵两万北上。

    夜幕降临时,京都的矛隼送信回来。

    萧锐打开后,看到了贾诩那熟悉的字体:

    “殿下在上,京都一切安好,无忧。不过这段时间,藏匿在大夏境内的赵、齐两国杀手开始反扑,试图刺杀朝廷大员和皇亲国戚,捣乱大夏秩序。陛下以命东厂搜捕,并未酿成混乱。也为保护皇族血脉,陛下已经下令,将外派为官的亲王全部召回京都。写信此时,唐王殿下已经回京,明王殿下远在福州,暂未返京。回京后,所有亲王没有任何官职,无需上朝。”

    看到这里,萧锐顿时笑了,萧炎外派为官没几个月,竟然又屁颠屁颠返回京都了。不过看陛下的意思,既然已经任命了太子,似乎有意让其他亲王做闲散王爷的想法。

    晋王秦烈、吴王萧泽、明王萧远、景王萧景、唐王萧炎,再加上萧锐和萧峰,这几兄弟就能在京都聚一聚了。

    聚一聚也没有关系,就是万一要搬出楚王萧一恒的牌位,萧锐虽然和王妃李秀儿那啥啥,但并不犯怵,就是不知道萧峰怕不怕。

    其他亲王都被召回了京都,那萧峰呢?

    此次事了,萧峰是回京,而是继续在外领兵?

    萧锐猜不透自己父皇的打算,就看他自己的盘算了。

    萧锐继续往下看:

    “土豆和玉米、辣椒即将喜获丰收!在贾思勰的悉心培养之下,产量预算极大。萧何已经联络各方,预计秋后播种可以覆盖整个京畿之地。”

    ……

    贾思勰和萧何配合,让萧锐无后顾之忧,趁着小冰河期的影响刚刚开始,抓紧时间扩大种植规模,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灾难。

    百姓生活很简单,无外乎衣食住行。

    行暂且不提,住的方面,大夏百姓除了无家可归之人,基本上都有房子,就算是草庐,也能挡雨,但就怕遭遇更加恶劣的天气,比如大雪、冰雹、暴风等等。

    家境贫寒的百姓无法修建牢固的房屋,大风吹开屋顶比比皆是。

    下一步回京,萧锐准备研究水泥!

    萧锐并不知道水泥的具体生产工艺,但大致流程还是能说上两句的,到时候集思广益,和虎贲阁的技师们好好研究参谋,就算生产不出前世那种强度标号的水泥也没关系,质量稍差一点也比石灰涂墙要坚固!

    玉米、土豆是解决食物问题,已经开始行动了。

    最后剩下衣。

    小冰河期的最大特点是冷,这两年冬天的酷寒已经可见一斑,再冷的话,贫寒百姓冻死者更多。

    可怜的是,大夏没有棉花!甚至是没有“棉”这个字,只有“绵”!

    不仅仅是大夏没有,是神州大陆内根本没有棉花这种植物,就像玉米和土地,是外来物。

    前世中,棉花全面推广全国,也是到明朝时期。现在神州大陆的百姓,达官贵人御寒靠丝绵填充,或者是动物皮毛制作的裘皮、披风,还能烧炭,冻不着。

    但穷苦的百姓只能在衣服中填充麻絮、草木纤维、芦絮、稻草,甚至是纸!

    没错,就是纸!

    有诗云:“一床明月盖归梦,数尺白云笼冷眠。披对劲风温胜酒,拥听寒雨暖于绵。”

    这便是对纸被的描述。

    在寒冷的小冰河时期,达官贵人相安无事,穷苦百姓呢?

    所以这次沈万三航海,萧锐交代他三件事,第一寻找适合养殖的食肉动物,也就是白猪。其二寻找适合的农作物,其三是寻找棉花。

    有了棉花,靠朝廷的制度强行推广,百姓才能拥有度过寒冷冬日的依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