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论天下局势!

    随后,萧锐离开皇宫,让李元芳、典韦、养由基、伍战法准备,并带十位铁龙骑精锐,十余人准备好后分批出城,在城外集合,然后前往宣州。

    当天傍晚来到江城府暂歇,次日早上继续赶路,晌午之前来到了宣州府。

    一行人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前往张良定居的地方,青岩山。

    青岩山山势俊秀,顺着羊肠小道进入山中,曲曲回回间,在一处山谷中有一处茅舍。

    茅舍旁有山泉水汇聚而下的湖泊,反射阳光,熠熠生辉。虽是冬季,但茅舍旁青葱翠竹,平添了一抹绿色。

    萧锐下马,步行走向茅舍。此时茅舍外的小道上,一位书童模样的少年站在这里等候,看到萧锐走来,赶忙问询:“可是萧公子?”

    萧锐点点头,道:“我是,你是张先生的书童?”

    少年应道:“我家先生已经泡好了茶,萧公子请!”

    萧锐让李元芳、典韦在外等候,他随书童进了茅舍,就看到一位外表俊美的男子正在那里品茶。

    男子而立之年上下,和郭嘉的年纪差不多,不过他的长相偏阴柔,故而用俊美形容。萧锐记得前世看过《史记.留侯世家》,其上描述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意思就是男生女相,长相女气,所以萧锐用俊美形容,还算恰当。

    萧锐打量张良时,张良立即放下茶盏起身,恭敬行礼:“草民张良,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太子殿下恕罪!”

    萧锐上前托起张良,笑道:“久闻子房兄大名,这次冒昧打扰了。”

    张良忙请萧锐上座,然后为他斟茶,说道:“这是草民在后山种的茶树,自己采摘自己炒制,味道欠佳了一些,还望殿下莫要介怀。”

    “哦?是吗?那本王倒要好好查查!”萧锐举杯一品,顿感口腔中充斥淡淡茶香,并略微带着苦涩。

    味道的确不如御茶,但是萧锐却笑道:“茶的味道好不好,看和谁一同品了。今日这茶香,远胜宫中御茶。”

    堂堂太子拍张良的马屁,张良也受宠若惊啊。

    他虽然有智慧和才能,但毕竟是寒门出身,又无功名,此次全凭一身傲骨不接太子召见,一是试探,二是心灰意冷。

    如果太子真的愿意礼贤下士,他张良愿意肝脑涂地,不然,那自己还是继续隐居,逍遥物外吧。

    让他没想到的是,太子殿下果然来了,而且还表现的如此重视和随和,出乎他的意料。

    士为知己者死!

    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古人的操守!

    张良起身,再次致歉:“殿下,小人不尊礼法,枉顾纲常,行为上肆意胡闹,劳烦殿下奔劳至此,小人深感歉意,愿意受殿下惩戒。”

    萧锐挥挥手,道:“子房,若是亲自来此能让你看到本王之心意,本王甘之若饴!莫说宣州,就是福州,数千里之外,本王也不介意。能得子房这样的大才,如左膀右臂,更是大夏之福也!”

    张良被夸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虽然优秀,但也没有这么优秀吧!

    “殿下对小人如此看重,小人深感惭愧。”张良感动道。

    萧锐问道:“那子房愿意随本王回京吗?”

    “小人愿意,愿意效犬马之劳!”张良起身,再次鞠躬拜道。

    萧锐又托起他,两人相视大笑。

    接下来,两人继续品茶畅聊。

    “子房,你觉得将来天下的局势会怎样?”萧锐问道。

    张良试探萧锐的招贤纳士,萧锐自然也考究他的能力。而且萧锐没有难为张良,知道他隐居山野,所以并没有问他如何打败赵国,而是问他天下局势。

    真正的大才谋士,会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观察天下局势,而这个局势是任何人,包括夏皇、赵皇等人都无法左右的,因为它暗含天地运转规矩的发展,单靠一个国家的皇帝是控制不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