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驰援

 呼……

 大风呼啸而过,李济的骑兵驻扎在安定郡境内,护送汉军后续的粮草。

 千里追击北宫伯玉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补给线拉得十分之长,如果没有将领看护,容易被人采用断粮之策,大败而归。

 原本董卓是想派遣一员良将驻守安定郡维持粮草的送往,结果李济主动提出当任粮草押送一职。

 “将军若想快速登上凉州刺史一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此战立下大功,而叛军首领北宫伯玉的头颅就是最大的战功。如果济与将军一同行动,会将这个功劳分走一半。”

 这个理由让董卓无法驳回。

 历史上的张温击败叛军之后,分别派遣周滇与董卓等人去追杀北宫伯玉他们,可结果他们都被叛军击败。

 如果不是董卓是一员经验丰富的将领,使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成功逃了回来,不然的话张温派出去的部队都要全军覆没,战败归来。

 董卓手头上虽然有精锐的西凉铁骑,还有李傕郭汜这样的名将,但他的对手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羌人。

 按照李济的猜测,拥有慕容绍宗的领主玩家势必会趁机说服北宫伯玉,统帅羌人叛军。

 所以董卓要面对的并不是头脑简单的羌人,而是进过武庙的东魏名将慕容绍宗。

 历史上这个慕容绍宗早年是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的部将,后来归顺高欢,在东魏下效力。

 此人曾带十万兵马在寒山击败南梁大军,生擒梁闵帝萧渊明,后回师涡阳,大败侯景。

 在围攻颖川,乘船窥视城池之时,结果大风吹断了座船的缆绳,并将座船吹到颖川城下。

 守军乱勾住座船,乱箭齐发,慕容绍宗情急之下跳入水中躲避箭雨,结果溺水身亡。

 是一个悲催的倒霉名将。

 建中三年(782年),慕容绍宗作为前代名将,入祀武庙,得以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慕容绍宗不能说是历史上最顶尖的武将,但对付董卓之流,绰绰有余。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李济也不想跟随董卓去追杀叛军,一搞不好,损失士卒还是小事,死伤一两个大将那就肉疼了。

 反正他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区区战功不值得拿命去换。

 哇——哇——

 鸦儿军饲养的黑鸦发出嘶哑难听的声音,震动翅膀落入身穿黑衣的士卒中。

 “主公,黑鸦似乎有新情报。”

 “不用了,我差不多知道了。”

 李济望向远处一骑在大地狂奔,冲向他们驻扎的地方。

 应该是董卓中了慕容绍宗的计策,损失惨重。需要向李济求援。

 董卓性格狂狂妄自大,目无中人。如果李儒在他身边还好,至少他对自己的女婿言从计听,李儒也能为他出谋划策。

 现在董卓可没带李儒出征,以慕容绍宗的能力,设局击败董卓简简单单的事情罢了。

 一个甲胄破裂,浑身沾满鲜血的将领被带到李济身前。

 此人是李济的老熟人,正是董卓的女婿牛辅。

 “安民贤弟,岳父大人中了叛军的埋伏,现在被困在渭河一处小山之上,进退不得。还望安民贤弟速速发兵救我岳父。”

 糙汉子牛辅在李济面前哭得稀里哗啦,鼻涕眼泪什么的全都甩在脸上。

 李济故作大惊,连忙询问道:“董破虏乃是沙场老将,出征之前也有李先生的千万叮嘱,怎么会中了叛军的埋伏?!”

 “听闻叛军之中有一能人,名叫慕容绍宗,使用诱敌深入之策,先是数次败给我们,使得岳父大人轻视于他,深入追杀他们。然后在渭河一带,设下重重伏兵,岳父大人为了避免损失惨重只好上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