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章 蒙元攻宋

 八年,杨敛在夷州足足待了八年,八年的时间内,杨过已经由少年成长为青年,也与程英、陆无双、郭芙和洪凌波成亲,程英为正妻,陆无双为侧妻,郭芙和洪凌波为妾,小日子过得相当可以,只不过,还未有子嗣。

 这也是杨敛被滞留在此方世界的原因。

 同时,夷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在人口上,经过杨敛蚂蚁搬家似的从大宋以及故金国内运人,夷州的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人口,这百万人口并不是全部从大宋境内和故金国内运来的,杨敛还派兵掠夺了南洋一代的人口。

 任何事物的原始积累都是这样的,杨敛也不能免俗。只不过,郭靖郭大侠很清高,很了不起,看不起杨敛这种行径,杨敛就将其打发回大宋境内。

 在军事方面,杨敛组建了三万军队,其中两万是水师,一万是陆军,百万人口看似很多,但除却老弱和女人,适龄的青壮并不多。这时还是传统的人力农耕时代,能够从中挑出三万人已经算是可以的了。

 武器方面,杨敛已经为军队装备了杠杆式击发步枪,杨敛的笔记本里有各方面详细的知道,可以跳过一些不必要的环节,直奔主题。这是杨敛仔细思考的结果,想要对抗蒙元骑兵,靠冷兵器或者组建大规模的骑兵对抗根本不现实。

 首先,没有马,马匹始终是制约大宋乃至历代南朝的关键性原因,夷州这地方根本没有养马场,也没有这么多马让你养。杨敛经过深思熟虑后,只能通过攀科技,用热兵器来打败蒙元的骑兵。

 重机枪的出现才终结了骑兵时代,重机枪不是造不出来,而是夷州没有太多的资源供其消耗。夷州虽然没有发展出蒸汽机,但完全可以借助充沛的水力资源建造水力充压设备,用水力来代替蒸汽动力。

 既然无法批量制造重机枪,那只能选择另一种既可以速射,又不会太浪费的武器,杠杆式步枪便应运而生。

 这种步枪的诞生也意味着武侠的结束,武功再高,也是一枪撂倒,一枪不行就两枪。不过,拥有武功还是拥有优势,尤其是拥有内功的武者,在出枪速度、意识、躲闪等各方面都强于不会武功者。

 水师方面,依夷州的科技水准,只能打造出十七世纪的木质风帆战舰,时间太短,蒸汽机根本发展不出来,如果给杨敛个四五十年,绝对能够完成第一次工业化,但是,时间太短,只能发展风帆战舰,装备前膛炮。

 这已经足够。

 教育方面,夷州已经全面普及教育,老一代上夜校,新生一代全日制,杨敛还建立了书院,将各种武功分门别类分好级,并设立贡献值积分制度,只要是夷州境内之民,包括土着,完成一定的贡献度、得到一定的积分便可以兑换武学。

 排在顶端的赫然是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青魔步、一阳指、降龙十八掌等神功,这种开放式的模式,极大提高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在田地方面,夷州的田地也已经达到这百万人口开发的极限,如若要想继续开荒,就得继续从大宋境内和故金国内挖人。

 可惜,杨敛的行为已经被大宋和蒙元发现,他们奈何不了杨敛的水师,只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禁百姓靠海,将海岸线五十里内设置为无人区。

 蒙元的这一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实施,毕竟人家刀快,在海上也没有太多的利益;但是大宋这边却是拖拖拉拉,一是靠海生活的人不少,二是大宋如此繁荣靠的就是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巨大的海上利益。

 大宋的政策根本就是行同虚设,而且随着夷州传过来许多好消息,得到消息的底层百姓都蠢蠢欲动。当然,也有许多麻木不仁的,他们只要安逸,宁可死,也要安逸。

 只不过,杨敛也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意愿,只要有机会,便让丐帮弟子将其拉上船送到夷州开荒,在夷州即使在最底层也比大宋强多了,起码能够一日三餐能够吃饱,偶尔还有点肉食打打牙祭,关键是没有那么多苛捐杂税,也没有贪官污吏盘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