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即发

 孙策听到孙权的话,显得有一些沉默。

 其实孙权说的那些问题,孙策不是不知道,他只是不愿意去想,去深思。

 这里就必须得说一下孙家父子三人的性格了。

 孙坚,原来的长沙太守,后来的乌程侯,虽有野心,但是并没有想过自立。

 他最大的愿望,或者说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号令群雄。

 就比如,他刚刚得到的玉玺,就想着得天下。

 这里说的得天下,指的是像董卓一样,控制天子,号令天下群雄,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

 如果要在历史找一个跟孙坚类似的人,或许霍光跟他相似。

 至于后来的曹老板,那个是人雄,他不是跟谁像,或者是像谁,他就是他自己,曹孟德。

 所以说,孙坚没有想过代汉,比较大汉四百年基业,大汉正统已经深入民心,想要代汉,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比如后来的曹氏代汉一样。

 另外有一点可以说明孙坚,心存大汉,那就是他的自称和以往经历。

 要知道孙坚可是从大汉相对平稳的时代走出来的诸侯,他对大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一点从他还有他的两个儿子,特别是孙权的自称就能看得出来。

 有一点需要说明,孙权称帝,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刘备和曹丕两个人都称帝了。

 他一个与另外两家,平分天下,势力还稍强过刘备的诸侯不称帝,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即便他不想称帝,他手底下的哪些人,一样的会逼着他称帝。

 当然这是后话,可以以后再说。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来,孙坚有野心,但不大,只想号令群雄,并没有想过代汉。

 再加上,他壮年去世,并没有太多的建树。

 至于说孙策,称呼他为君主,不如称呼他为一员勐将,更为合适。

 由于当时孙坚早逝,孙策手底下,没兵没地盘,只能依附与袁术。

 如果不是后来,孙策用传国玉玺换了袁术的领兵和粮草,他连江东这块地盘都打不下来。

 反而是孙权,是他奠定了江东基业,成为了东吴大帝。

 且不管,这其中是不是有刘备,曹丕的影响,至少人家孙权做到了。

 从这一点来说,孙权作为君主,至少要比孙坚,孙策要合格的多。

 所以说,在孙策看来,选择大汉,还是袁绍,其实差别并不大,只要自己手里有兵,无论在什么阵营,他都可以混的好。

 这是孙策从一名武将的角度出发,可问题是,孙权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能够dú • lì 出去,要比给天子当臣子要好。

 只是要看,这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大小罢了。

 代价小,孙权也不想带上一个叛逆之臣的头衔。

 倘若,天子不动世家的利益,孙权不介意继续当汉臣。

 可现在的问题是,天子已经有意在削减天下世家的特权,天子已经走到了天下世家的对立面。

 孙权很清楚,他孙家能走到这个地步,依靠的就是世家的支持,不然的话,他孙家如何能够从一个只有几千兵士的小诸侯,演变成坐拥江东六郡八十一县的大诸侯?

 孙策听完孙权的话,异常的沉默,他还在想是不是自己以前的决策都是错误的时候。

 孙权就已经调转马头,准备回到自己这边的军阵当中。

 在临走之前,孙权对着孙策最后说到:“兄长,此战无论胜负如何,还望兄长能够好好考虑弟之所言。”

 “仲谋...”孙策在嘴里轻轻的都囔了一句,让孙权留下的话,他始终没有说出口。

 因为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弟弟了,他所决定的事,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