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计,转战

 就在江夏,那就是死路一条,怎么选,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随着黄祖决定听从蒯良的建议,转战荆南,整个江夏军就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黄祖就派出使者,联系蒯良,黄射,让他们到江边与自己汇合。

 毕竟要跑路荆南,想要占据荆南,那么还是需要一面大旗。

 这面大旗,除了黄祖本人以外,刘琦也是必须的。

 有了刘琦在,就能够证明,黄祖去荆南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为刘琦拿下荆南。

 有了刘琦这面大旗,再加上黄祖自己在荆州的威望,拿下荆南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刘琦本人在荆南的声望非常高。

 不然的话,刘琦一开始想要找一块地安身,为什么要选择荆南四郡?

 可以这么说,刘琦在荆南的声望,就等同于刘表对于整个荆州的声望一样。

 荆南四郡的官员,百姓都比较认可刘琦。所以,刘琦去了荆南,虽然不能让荆南四郡望风而降,但绝对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顶多就是让出一些利益,不过这样也好,只要利益谈好了,就可以快速的整合荆南的所有力量,以抗荆北的压力。

 而第二条,黄祖就需要考虑怎么跑路。

 想要去荆南,铁定的是要做船的,江夏本就有大量的水师。

 之前也说了,江夏作为荆州对抗江东的桥头堡,军事实力很强。

 整个荆州除了有数十万的士卒,还有十万水师。

 这十万水师,有六层在襄阳,剩下的四层就在江夏。

 之前说,江夏有兵十万,这里面可没算上水师。

 所以,严格来说,即便黄祖给了刘琦七万大军,让他去支援樊城。在江夏就留了三万人马。

 但是,如果算上水师的人数,这个时候,江夏还有七万人,大小战船上千艘。

 没有这样的实力,黄祖凭什么抵挡江东,凭什么敢如此光明正大的支持刘琦,而蔡冒却不敢明目张胆的指责黄祖?

 随着江夏军高层的思想统一,下面的江夏军也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想要跑,想要登船,第一件事就是把城外的汉军打退。

 不然的话,他们可能还没有登船,汉军就入城了。

 于是,在张硕,吕公等一帮将领的指挥下,对南山等人发起了攻击。

 这一天,南山他们如往常一样刚结束了一天的攻城战,准备下去休息。

 其实南山他们也不急,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就是拖住江夏,不然他出兵救援襄阳,随便看看能不能围城打援。

 所以,南山他们就每天例行公事般的打上两个时辰就休息。

 结果,今天刚结束了攻城,江夏西面城墙,所有城门大开,数不尽的江夏军就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