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立面的司马懿

 凭什么要资助你?他去资助那些处于弱势的诸侯,不好吗?这样的话,他们还能从诸侯身上,多获取一些好处。

 不要说,什么世家内,有人心存大汉,还是那句话,别人不可能用爱发电。他们这些世家本就没有底线。

 他们现在之所以不背叛大汉,一个是大汉还没有动到世家们的核心利益,另外一个就是诸侯的价码没有开到让世家无法拒绝的程度。

 如果说,现在刘协下令,以后不施行举孝廉,不采用推举的方式选拔官员,而是统一的选择科考,你看这些世家会不会直接跳起来造你的反。

 别看刘协现在已经在推行科举制,但是刘协依旧没有直接取消举荐制。他在等,等什么时候朝堂之上,大部分的官员都是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之后,他才有可能全面取消举荐制。

 而按照诸葛亮的提议,刘协想要借用世家的力量,去讨伐诸侯,那么必然要给世家腾挪出更多的职位。这个刘协最初的想法,是不相符的。

 退一万步讲,你就算借用了世家的力量,给了世家们足够多的权利,等到诸侯平定之后,你又拿什么理由去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利呢。

 所以说,就现在,刘协可以借着天下未平的理由,大量启用那些科举制出来的士子,这样的话,那些世家之人,也没有理由跳出来阻止。

 刘协看完诸葛亮的文章之后,就把它放到了一旁,然后又重新拿起了司马懿的文章。

 如果说,徐庶,诸葛亮的文章,都是在说,希望刘协借用世家的力量,那么司马懿的文章,就可以说,是另外一个极端。

 首先,司马懿就评价了刘协举办这次文武大比。用他的话来说,武比他不去评价,甚至可以说,司马懿是比较赞同武比的。

 因为现在天下大乱,朝廷需要大量能征善战的勇士,替朝廷分忧。

 但是对于文比,司马懿就不赞同了,他先是说了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之间的差别。简单来说,就是世家子弟,打小就聪明,接收了良好的,系统的学习,个个都是人才。

 但是寒门不同,他们这些人,需要为了生活而奔波,不能心无杂念的学习。

 无论是先天的条件,还是后天的条件,世家的人都要比寒门的人好。国已养士三百载,仗义持节,正当其时!

 大汉,自高祖算起,到现在已经养了他们这些世家三百载,现国家有难,正应该让世家子弟们为大汉效力。

 而陛下现在,却弃世家,而重豪门,简直是伤透了天下世家的心。

 若是陛下能够不再举办文比,重用天下世家,那么天下世家定然竭尽全力,帮着陛下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