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家也没余粮

 因为,到现在,洛阳的粮草供给,还是在依靠河东一郡。

 想要以一郡之地,供养整个大汉朝廷,说实话,真的不现实。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汉朝的官员发俸,不是发银子,而是发的粮,一名太守,一年的俸禄就是两千石。

 而洛阳有多少两千石的官员?可以这么说,只要够参加小朝会的官员,就没有一个是低于两千石的。

 如果是大朝会,那么对不起,最低四百石起算。

 一个浩大的正殿,能够站的满满当当的,就比如今天这场大朝会,人不算多,但也有三百多人。

 算算开,最低四百石,最少三百人,这是多大一笔钱粮支出?

 就这,还没有算供养军队的花费。

 以往,大汉朝廷威严还在的时候,都是从各地调集粮草运往洛阳,然后再给官员们发放俸禄,可现在,各地诸侯,谁会管你这个?

 整个大汉,到处都在打仗,他们打仗也是需要粮草的,怎么可能会把粮草给你这个天子送过来?

 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起始在洛阳,长安附近是建有太仓的。

 这些太仓,属于是国家战备粮,可以供大汉发生紧急事件时调用。

 比如说,某地发生叛乱,可以用太仓的粮草调集军队前去剿灭。亦或者某地发生大灾,也是可以调用的。

 刘协如果没有记错,在他那个便宜老子还活着的时候,洛阳和长安附近的太仓是满的。而现在,太仓里面能饿死老鼠。

 为啥会这样?那就应该感谢那个被点了天灯的董胖子。

 当时诸侯联军攻击虎牢关,董胖子自认自己守不住,就让人把洛阳太仓的粮草全部搬到了长安的郿坞。

 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把这一大笔钱粮给花没了。

 董卓死后,西凉军内乱了几年,又把长安附近的太仓给败空,所以导致现在刘协的大汉朝廷,只能依靠河东一郡养着。

 就这短短的几个月,不到一年的样子,河东郡也快要被搬空了。

 刘协原本以为宛城是大城,颍川是大郡,怎么都有点粮草吧,别的不说,先过到今年秋收啊。

 可现在董承的一封信,直接把刘协的愿望给破灭了。宛城也穷了。

 不过,有一说一,宛城的穷,其实跟张绣没关系,毕竟张绣之前一直跟着张济驻守在陕县,张绣到宛城还是张济死后,他才跑过去的。

 所以,宛城没钱,归根结底,还他喵的是西凉军,特别是董胖子跟李傕郭汜的锅。

 李傕郭汜外加董胖子:那我们仨,再死一遍,给您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