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回 巧合

 申平乐原先是怀疑赵锦绣又回了娘家。毕竟前儿有人替她忿忿不平了几句。

 他怒气冲冲的带人来质问,可赵家门房却一口咬定,大姑奶奶压根没回娘家。

 申平乐自是不信,直到看到岳母黄氏惊慌失措地赶来,赵家众人也是一副惊讶的模样,才信了门房的话。

 黄氏气急败坏:“绣儿还大着肚子,一夜未归,你是死人吗?”

 这还是黄氏头一回不管不顾地在众人面前训斥他。

 申平乐一叉腰,反问她:“赵锦绣不守妇道,一夜未归,难不成我还要兴高采烈地接她回来?”

 黄氏气得脸直颤抖:“她大着肚子,能做什么?万一,万一一尸两命呢!”

 申平乐不省得此前赵家苗姨娘的事情,冷哼一声:“我可没叫她乱跑。你们赵家赶紧差人去寻罢,我们申家是丢不起这个脸。”

 黄氏还要说,赵锦华扯扯她的衣袖,面色苍白的和她言语了几句。

 黄氏便将申平乐撇到一旁,自顾奔去寻赵承欢。

 却是遇到了赵锦衣。

 赵锦衣轻轻吁了口气,与黄氏道:“我问过三叔父了,他说他决不会做这样的事,但不省得旁人的会不会做。伯母还是快些派人手,到各处寻一寻大姐姐罢。”

 那晚大姐姐神思恍惚,许是会做一些冲动的事情也不一定。

 赵锦衣攥紧拳头,大姐姐,可千万别想不开啊!

 赵家人仰马翻,城门不远处的僻静小院里,赵锦绣度过了最舒坦的一日。

 竹床虽然狭小,但阿圆将床铺得极为舒适,她安安稳稳的睡了一夜。次日清晨,才刚起来,阿圆便进屋来,替她梳妆,伺候她洗漱,动作分外的熟练与柔和。

 另外一名叫做阿方的丫鬟,脸儿方方的,却是练得一手好厨艺。

 熬得入口即化的鸡蓉粥,配上青翠的、灼过水的时蔬,以及包得分外精致的素馒头,让赵锦绣不由自主地吃了个肚儿圆。

 阿圆笑道:“娘子这般瘦,吃多些不打紧。”

 赵锦绣有些不好意思:“竟是许久没有这般畅快地吃过了。”自从嫁到申家,婆母姑子时不时的磋磨她,用饭时她要站着布菜,待到她吃时,已经是杯盘狼藉,残羹冷炙,所剩无几了。

 阿圆柔和地笑着,给她端来漱口的茶水,并没有过多的询问她的事情。

 而阿方,则是专门给她做饭的,除了端饭菜来,便是坐在廊外研究食谱。

 院子的主人一整日都没有露面,照料院子主人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许是院子主人打过招呼了,对突然出现的她们并没有投来好奇的目光。

 那年轻妇人,甚至还向阿方请教如何做馒头。

 阿圆怕她寂寞,问她平日里可有什么消遣。她细细的想了想,羞涩道:“不妨给我带些绣花用的物什罢。”

 阿圆便说:“这娃娃的肚兜儿、褂儿、尿布也得准备起来了。”

 阿圆便出去了一会,很快便带回来一大兜东西。

 柔软的江陵布,上好的丝线,绣绷,剪刀等物什,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桌子。

 赵锦绣性子娴静,素来喜欢女红,又因为祖父管读书管得严,一手丹青描起花样子来,异常的纯熟。待她飞针走线,不过须臾便绣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蹴鞠时,阿圆诧异道:“娘子绣得真好。”

 赵锦绣娴静地笑:“不过是多练尔。”

 一日的时光就这般过去了,赵锦绣睡了午觉起来神清气爽。

 只她不好总是欠着孔六郎的。她打算,待孔六郎再来时,便要托他与四妹妹见一面,从四妹妹那里借些银钱。

 谁知左等右等,孔六郎始终没来。

 赵锦绣只得问阿圆。

 阿圆道:“六郎君素日里公务繁忙,便是连奴婢们也很少能见到他。”这句是真话,六郎君自小便比别的富家子弟要努力,自从入了禁军,更是异常的努力。要不怎地能年纪轻轻,就做上了指挥使呢。这次若不是六郎君回家搬她们救人,她们还见不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