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旧书铺

 清溪镇家家灯火,此刻某个不起眼的小草炉也不例外。

 不过这里的灯火却不一样,没有油灯完全靠蜡烛支撑,这蜡烛越看越熟悉,正和寺庙里供奉的红烛一模一样。

 蜡烛是小姑娘走遍四处庙宇去偷来的,有的时候还会大半夜跑进人家祠堂里去偷。

 烧给死人有什么用,死了就是死了,不如给她晚上自己用。

 黝黑女孩双手插着腰,呵斥地上躺着的老乞丐道:“你走开一点,挡住我的光了。”

 老乞丐“嘿嘿”笑道:“读书有屁用,要不要跟我练武啊!”

 “死鬼,你少骗我了,哪个练武的大侠混成你这样,还是个瘸子。”

 庆佳翻着白眼说:“你再吵我,就把你轰出去。”

 瘸子乞丐立马闭上嘴,这年头能找个躲雨的地方难啊,还得处处看人家脸色。

 槐荫城中的客栈房间内。

 余拾模仿着说书先生口中那样,盘膝而坐,度娘则在一旁把《清虚剑谱》的第一章一字一句翻译出来,便于前者理解。

 丹田内气海蒸腾,水位开始不断下降,逐渐的一柄小小的剑胚在湖面悄然成型,这将会是余拾修仙路上第一把本命飞剑。

 同余拾之前的得到的飞剑“拂水时”不同,本命飞剑乃是剑客的根本之物,直接关系到一个剑修未来成就的高低。

 果应了韩老头的说法,余拾本就不高的凝气五重极度缩水,一直掉到了凝气一重境界。

 余拾取出了身上的灵石,将其攥在手心里,片刻间,灵石内部灵气全部被余拾一霍而空,化作粉尘。

 余拾看得那个心疼,一千两银子还没听见响就消失不见,但为了修行,他只能不断取出灵石,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刚才的动作。

 直到灵石减半,余拾的境界稳固在凝气三重,体内灵海也停止了沸腾,一柄蓝色小剑仍然没有成型的影子。

 余拾一步跨出门,纵身飞跃而下,如今他已经安稳到达七品武夫之境,妥妥的打开了一方新的世界。

 他给青儿一家昨夜留下了一百两银子,足够让他们过了一段好日子,他承诺过,只要驱逐了虎妖,就接他们回墨家庄。

 余拾向小二交齐住房的费用,与度娘一起走出客栈,准备上路。

 街角的书铺碰巧打开店门开始营业,余拾停步,想了想又走了进去。

 余拾走进店里,问道:“老板,我想问蒙学学字需要哪些书?”

 掌柜李耳从里面走出来,看了看余拾,觉得面目熟悉,便尝试问道:“常客?”

 余拾摇摇头,“我上次来过一次,代人买了一本《说文解字》”

 李耳恍然大悟,回身看向书架,便道:“官学定义《三字经》为基础教材,《说文解字》为辅,鄙人学识不多,却不大赞同,客人可要是听我一句劝,不妨从《仓颉篇》《百家姓》开始入手,配以《说文解字》。”

 余拾不太懂,只能捏着鼻子讪讪询问,二者有何区别。

 李耳将手挂在身后,笑笑说,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孩童习字,有教书先生监督,日夜枯燥背诵,所以选《三字经》,但若是一般人习字,无非图个趣味,可以先从故事性的《仓颉篇》开始。”

 “客人可不要小瞧了这仓颉篇,天下文字皆出于仓颉之手,行文中的词藻堆砌,段落通达故而叫“说文”,每个字的拆分来源,故而叫“解字”如此合在一起,便是《说文解字》”

 李耳笑着便回到桌子前,大大方方地写下一个“仙”字展示给前者看,说道:“人久居山中,不与外人交流,修道打坐,便是仙。”

 余拾闻言,很是满意,果断选择后者,痛痛快快地付钱走人。

 从此余生日后的生活里,除了练武还要多出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便是识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