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满长安道

 天盛顺昌二十年,皇帝病危,因无子嗣,其帝南王盛淮南顺势继位,年号永胜,即明年启用。

 夜幕中,京城的天空中漂泊着一艘巨大的渡船,刻意着与皇宫拉开距离。

 有一位身穿黑色法袍的中年人,独自倚靠在扶栏上,小口饮酒,眼神迷离。

 他是前皇帝最小的弟弟,他是新皇盛淮南,历史上天盛最年轻的帝王。

 “怎么,帝王家也有伤心事?”

 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一位刀客腰间揣着酒葫芦,戴着斗笠。

 “鬼刀徐宝。”

 帝王眼角含笑,似眉梢有春风。

 “错”徐宝掏裆止痒,纠正道:“是江湖侠客徐宝。”

 徐宝取下身上的葫芦扔给帝王,笑道:“这是我从灵鹫滩搞来的仙酿,话说那里的仙子真不错,双腿张开能夹死个人。”

 “什么仙酿,比不上皇宫里的酒。”

 帝王嘴角一翘,还是仰头就喝,按照某半个江湖人人说,江湖没什么,就是酒烈,美人好。

 “拜托你杀个人。”

 徐抱啧啧称奇,“杀谁,还需要天盛皇帝大动干戈。”

 “道一和尚李明海,当年朕发过誓,只要他下山出现在境内,一定让他有来无回!”

 皇帝大口饮酒,杀气腾腾。

 “老君山上那个小秃驴?”

 徐宝扯扯嘴角,继续说:“小秃驴好说,就怕打发了小的来了老的。”

 皇帝眼神淡淡道:“你徐宝不是号称天不怕地不怕,江湖第一道义吗?”

 “那要打过才知道。”

 徐宝咧嘴一笑:“所谓江湖道义就是,站着即是道,活着即是理。”

 说罢,徐宝化作一道流光,飞向天外,留皇帝一人独坐在原地。

 余拾刚刚走到家里,提着一个小碗,见到了那个还没有睡觉,趴在墙角偷看的小女孩,轻声打招呼道:“我带了木鱼馄饨,如果睡不着,可以来吃点。”

 庆佳撇撇嘴,食物对她的诱惑力可谓是相当大,一路小跑过来,不情愿的坐下捧起装有木鱼馄饨的碗。

 所谓木鱼馄炖只是乡亲们给取的名字,卖馄炖的瘸子老头经常半夜敲着木鱼,四处奔波游荡,因为给料很足,味道鲜美,渐渐传开来。

 余拾平时是不大吃这种东西的,理由很简单,没有钱。

 可谁曾想,某年大雪封山,余拾家里断了炊,连续饿了两天的他出门到处找吃的,甚至沿路与狗躲食,在夜里就要冻死的时候遇到了老人,老人见余拾实在可怜,就给他了一碗馄炖,这是余拾第一次吃这种东西。

 不过当年的小孩饿疯了,两嘴一抹,馄饨下肚,还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只觉得身上暖暖的。

 等到在尝馄炖已经是成人,去县衙里应聘衙役后,第一个月的俸禄下发,余拾高兴了一整天,一路小跑翻山越岭找到瘸子买了两份馄炖。

 “小孩和我讲,他们都有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我想请你帮我买一本。”

 庆佳怯怯地说道,“这里有一点钱,能不能请你帮帮忙,一个唾沫两个钉,我以后会还你的。”

 “买书?”

 余拾收起碗筷,不由头大,听同事讲镇上的书铺听人说很贵的,十两银子才能买得到一本石印书,想要买到物美价廉需到隔壁县去,那里读书人多,书铺也多。

 “找韩老头去,我没钱。”

 余拾摊摊手,女孩眼泪掉下来,连忙跑来了。

 他没有理会女孩,毕竟他又不是大善人,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余拾趁着月光下,打起一套五行拳,跨步龙蛇,拳拳生风,这套本事可不是他自学的,而是韩老头教的,说是可以强身健体,长寿延年,他闲来无事就拿来练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