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等人的时代,再临?

 要知道,战舰生产可是一个十分繁琐且漫长的过程,即便如今盘古级战舰的生产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每一艘战舰的生产周期,依旧需要一年时间。

 可是,沧澜星这边却不同。

 两座工厂加起来,也就是十条生产线。

 以这个数量想要生产近千艘盘古级战舰,怎么算都得上百年吧?

 而实际上,这两座工厂从建造完成到现在,也就是三个多月...

 这是什么概念?

 平均每条生产线,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建造一艘盘古级战舰。

 直接将联邦的战舰生产速度,提高了三百倍以上。

 简直是...

 说起来,联邦这几十年来也是很有意思了。

 最初在沧澜反抗军时代,是有舰没人。

 之后到了大麦哲伦时代,由于大量联邦军人被培养出来,逐渐变成了有人没舰的状态。

 而现在,看沧澜系这两座工厂的状态,显然...

 很快联邦又要进入到一个有舰没人的时代了。

 毕竟...

 这战舰的制造速度,实在是太快,要是将现有战舰生产线全都换成这种...

 啧啧...

 当然了,既然产能提高了,再加上因为空间粒子重构技术的存在,也不需要调集大量各种资源来建造,可以全都用最不值钱的资源,甚至是单一资源。

 这也让联邦的造舰成本,直接降低到了最低,甚至不足曾经的三成。

 而之所以还有三成的原因...

 那是这种技术对能源的消耗很大所导致的。

 每一条生产线,都需要配备一个零点能源模块,且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就会将其中的能源耗尽。

 所以,单单是这十条生产线,一年下也足足要消耗120个零点能源模块。

 这也是目前联邦没有全面升级所有战舰生产线的原因。

 毕竟,此刻联邦的零点能源模块产量,依旧是有限的。

 不单单是生产线每年所需要的120个零点能源模块。

 那些生产出来的盘古级战舰,同样也需要好不好?

 而联邦现在每年的零点能源模块产量,都还没达到一万个。

 换句话说,盘古级战舰生产的再多,那也没用不是?

 因此,在解决能源产量的问题之前,虽然有着这样的技术,联邦却仍然无法大面积推广。

 不过,战舰生产线这边无法大范围升级,但其他一些地方倒是可以。

 比如天穹机甲的生产线。

 一条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一百台天穹机甲,且一个零点能源模块可以支撑生产线一整年。

 至于一些更小的东西,那能源的消耗也更小。

 不过,这些也就是军事方面,在民用制造业上,暂时还无法享受到这项技术。

 毕竟能量资源有限,肯定得先满足军事生产。

 谁让银河系的二十光年外,还有着玛萨尔神祇,与星空虫族这两个难搞的敌人?

 就目前的联邦来说,必须抓住所有时间,且投入尽可能多的资源。

 来确保...

 一旦小麦哲伦星系那边出问题...

 联邦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这两个麻烦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