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转站11

 不知过了多久才摆脱失眠。

 翌日,她是听见了尖锐的开考铃声才被吵醒。

 走下楼,日上三竿。食堂还开着,里面零散地坐着十来个人,大都一脸萎靡不振。

 隐约记得副会长说过,每天上午十点有通知考生进场的铃声。想来现在是十点刚过吧。

 她进了食堂,打了一碗炒粉、一杯豆浆。

 刚吃完,就看见一个奇装异服、男女莫辨的人急匆匆地向她奔来。

 转而想到自己穿着昨天被强行套上的小裙子,手杖也挂在腰间,哪有资格说别人奇装异服。

 “哎呀!太好了,没留疤!”

 程亦乐跟昨天穿得全然不同。装饰繁复的复古白色西装、一头垂落至腰间的紫色假发,看起来相当辣眼睛。

 留疤?她看了看手腕,果然,昨晚看上去有些醒目的新皮已经没了痕迹……

 “早上好,学姐。”

 “正好你吃完饭啦。”她喜滋滋地一合掌,“咱们去电脑室,我带你熟悉一下考生系统。”

 电脑室在教学楼的五楼。

 薛晓然本能地记得位置,但一进门,还是愣了愣。

 颜色款式皆不相同的地砖相互拼接,桌子新旧程度各异,最显眼的是各个年代、体积大小不同的电脑成行成列地摆在桌上。

 与其说是电脑室,倒更像博物馆。

 “噢噢,这台是20年新款!肯定是你带来的。”学姐跑到一张桌边,好奇地端详了一会儿,摁下开机键。

 启动界面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摄像头也自动亮了灯,映着坐在椅子上的程亦乐。

 “来,坐。”她把薛晓然摁在凳子上,“用户名和密码当成注册新用户一样,输你记得住的就行。摄像头会拍照存档。”

 记得住的恐怕有点困难。

 薛晓然把姓名全拼输了两遍。

 登入之后就是普通电脑桌面,不过浏览器窗口只能察看一个名为考生系统的界面。

 顶端前五名的信息都是星号。

 五名开外,顺次写着人名以及各自在各个科目中的得分。

 陈珺……应该就是陈老师,位列第六。符禺排在第十一。总分都过了600。

 “我在这儿哟。”程亦乐指向自己的名字,两百名出头,总分500多。

 薛晓然名次七千多,分数孤零零地写着“5”。再往下拉,还有少量得分为三的人。

 就算一场考试平均能攒10分……

 她顿时对学姐萌生了深刻的敬意。

 “对了,一旦在考场上丧命,名单上的考生信息就会自动消失……我之前一直在统计,最近是小孟在做,保守估计有上万人的名字都一度出现又消失。”

 “这个名次……这个游戏的终点在哪里呢?”

 她又划到顶端,看着那些屏蔽信息的星号。

 “我们喊前五名‘屏蔽生’,好像有的省份有这种制度,就是得分太高啦,免得过度宣传状元……在这个游戏里嘛,姑且可以说那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吧。

 “传说我们协会的创始人,也就是会长,当初是晋升为屏蔽生,所以再也没在中转站或者任何我们接触得到的考场露面啦。

 “不过我进来的时候,这就已经是一则江湖传说了,我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