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降檄文

 建安七年春。

 大将军吕布,向四方诸侯遍发檄文。

 檄文如下:

 ‘布谨以大义告天下:

 自黄巾贼起,朝廷社稷不宁,天下动荡不安。

 先有灵帝不识大体,滥用宦官,卖官鬻爵,以致朝纲弥乱,豪吏横行,各地横征暴敛,百姓不得安宁。

 后有董卓乱朝,群雄割据,战乱连连,以致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此诚民不聊生也。

 怜我世人,忧患何多?

 今,布行义兵,非为其他,为天下黎民也。

 望各地诸侯罢刀剑,止兵戈,早日向朝廷请降。

 如此,黎民幸甚,天下幸甚!

 檄文到日,即刻奉行。’

 一份悲天悯人,同时霸气绝伦的檄文,自许都发向天下各地。

 说是檄文,不如说是劝降书!逼降书!

 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刘备,汉中张鲁,益州刘璋,西凉马腾皆有。

 收到檄文,天下哗然。

 檄文中,破天荒的将这些年战乱罪魁祸首,归诸到汉灵帝身上。

 连天下公认的国贼董卓,都位列其后!

 何等大胆?

 何等嚣张?

 赤裸裸的不将汉室放在眼里啊!

 虽然这些年来,天下诸侯心中早就没了汉室,但口头上,依然人人以汉臣自居不是?

 当然,檄文中,吕布也没说自己不是汉臣。

 可列举先帝罪状,和反贼有什么区别?

 就连当初擅自称帝的袁术,也没这么干啊!

 所以,这份檄文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惹来无数骂声。

 问题是,骂归骂,真正付诸行动,出兵讨伐国贼吕布的,却一个也没有。

 今日不同往日。

 天下诸侯,只剩下这么六七个了,还分散于天南海北,就算有心,也没那个力。

 何况,这些诸侯,有几个真正有心的?

 所以,檄文一事,很快就没人讨论了。

 放在各诸侯案上的,是降不降!

 ……

 天下人怎么想,吕布已经不怎么在乎了。

 张辽和高顺的十二万大军,正在归途,马上要回到许都。

 为什么是十二万?

 很简单,决战袁绍三十三万大军,又大破五十万乌桓、十万幽州联军,并州军再是强大,也不可能没有损失。

 一万!

 两场大战下来,并州军损失近一万人!

 另外,离开辽东的时候,还留下了十员勇将,三十骁将,并千余精锐骑兵。

 以这只部队为核心,接管公孙康麾下二十万军队。

 如此,张辽和高顺的队伍,少了整整一万。

 书房。

 “各地都留有军中将领,收编本地军队作为驻军!”

 吕布双手负后,看着窗外,暗暗思考。

 接受袁绍和曹操治下广大领地,不可能置之不理。

 除了贾诩安排的文官赴任,处理当地民务外,各郡县,吕布都留了军中将领。

 这些将领,被分出去统领各地兵马,可有效监管和稳定刚刚拿到手的领地。

 并州军将领,全是吕布手把手带出来的,不仅忠心无可置疑,而且,至少也是‘百人敌’的骁将之流。

 有他们在,足可保一地安全。

 这也是吕布麾下将领无数,才能这么大手笔。

 这么做,既能有效统治新得之地,又瓦解了曹操等降人势力,还能放回大量士卒归乡务农,促进本地生产,可谓一箭三雕。

 至于打仗,这些降卒吕布一律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