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灯阵

 或许不少人以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是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

 那么这些知青到了农村以后,就会加起尾巴、老老实实的虚心向老农民学习农耕知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尤其是在早期,知青的地位很高。

 这些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他们有文化、有见识。出口必是指示、闭口必定是时下最流行的歌名语言。

 时不时的,知青们还会来两句农民伯伯们听不懂的,那种不明觉厉的时髦词儿。

 在这种情况下,

 可想而知:知青们怎么可能会静下心来、老老实实的去学习播种、沤肥,养鸡养猪呢?

 遇到老实一点的知青还好,他们顶大也就是在生产队里耍耍嘴皮子,偷偷小懒。

 靠着他们自身的超前见识,收获村里那一帮子小年轻儿、小姑娘们的崇拜之情。

 以获得的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知青被称为嘴炮。

 像这种知青,还算是老实人了。

 若是遇到那些、在生产队里受不了那种艰苦,始终不太愿意参加劳动的知青,也不在少数。

 但是这次来十里铺生产队插队的知青,与上面那两种知青都不一样:

 像罗旋张晓丽、彭勇,哪怕就是隔壁生产队许大良那样的知青。

 绝对算得上是知青里面的楷模了。

 ——至少,这一批知青不惹事生非。不管他们建设水利工程的方式方法,对不对、有没有成效?

 但至少罗旋和许大良这些知青,还是属于那种实实在在、只顾着埋头做事的人。

 所以黄老汉是实心实意的,打心眼儿里祝福些知青们前途远大、仕途亨通。

 初二这一整天,罗旋跑遍了整个十里铺生产队、所有社员的家里。

 结果收获了好几箩筐的感激话、无数杯社员敬的烈酒,和一身的疲惫。

 等到罗旋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自己的知青点,此时黄萱和张晓丽她们已经做好了晚饭。

 “很累吗?”

 张晓丽接过罗旋脱下来的棉大衣,站在窑洞门外一边拍打一边问,“其实,今天你可以不去乡亲们的家里拜年的。

 你看啊,到了晚上你还得陪我们去看打树花,逛九曲...就你这满脸疲惫的样子,我哪还忍心扯着你去呀?”

 黄萱给罗旋沏茶,“就是呀,你看我们这些官庄的知青,要么就是躲在窑洞里歇着,要么就是在驼城还没回来。哪像你这样四处奔波、去挨家挨户的给别人拜年?”

 罗旋随口问一句:“怎么,许大良他们还没回来吗?”

 甘水利来一句:“许大良同志,现在还没有回来。

 他们肯定会在初四的时候,一大早从驼城出发,按时赶到脂米县城,去参加花车巡演。”

 “罗旋同志,到时候你可别生气啊。”

 甘水利语带安慰:“毕竟许大良他们这次回来,开的是崭新的拖拉机...咱不和他比风头。

 还是抱着一种平常心吧!只要罗旋同志,你以后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我相信,不管什么样的荣誉,将来你一定也能得到!”

 罗旋笑笑,“好,不比。”

 刚才甘水利对自己说话,她用了一句“咱们不和许大良比风头”,来开导罗旋。

 这完全是一种悲天悯人、好像在帮扶罗旋这个弱势的一方似的。

 只不过,

 罗旋听得出来:甘水利确实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其中并没有半点做作的成分。

 这就使得罗旋,真不太好和她计较了。

 哎!

 甘水利啊甘水利,她怎么老是按错频道、让人哭笑不得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