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没有回头箭

 官庄生产队的水利工程,进展神速。

 这个生产队,它原本就是个大庄子。全体社员加起来的人数,已经超过了600口人。

 再加上以前从官庄生产队,走出去了不少当干部的人:什么陀城职业学院的校长,地区计划委的主任、煤炭工业局的负责人...

 至今还奋斗在、各行各业领导岗位上的不少干部,他们都是出自于官庄。

 还有地区书法协会的负责同志、甚至还有两位、比较知名的黄土派作家。

 他们的祖籍,也在官庄生产队。

 至今这个生产队里,还生活着不少他们的亲朋好友、发小同学...

 塞北的亲情观念非常的重。

 在这一点上,它与巴蜀省那边完全不同:在巴蜀地区流行着一句话,“一代亲、二代俵;三代,四代认不着”。

 也就是说,

 无论再好的亲戚,隔上了两、三代人之后,就已经疏远了。

 而塞北却不同:哪怕是表哥的、表哥的表哥互相之间,还能攀扯上浓浓的亲戚。

 因此这些各级干部领导,他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建设事业,还是非常上心的。

 现在有了敢想敢干的、许大良站出来,带领着乡亲们大兴水利。

 因此从一开始,

 许大良的水利工程,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简直是要钱就拨款。

 他需要要粮食,就从地区储备粮食库里面,往外调拨就是了。

 甚至还有一位词曲作家,还专门为官庄生产队社员们,满腔热情投身于、水利建设的大潮之中这件事情。

 专门写了一首歌曲:

 《大干特干,从此告别干旱》

 【社员都是向阳花,顶风冒雪把水渠挖。庄稼就是一枝花,全靠肥料来当家。

 可干旱这个恶魔呀!徘徊在塞北的塬上...我可亲可爱的社员们哟!今日一定能够战胜它!】

 啦嗦咪嗦啦...

 这一下水利工程,也给许大良带来了无数的个人荣誉:《优秀水利建设标兵》、《知识青年下乡插队杰出代表》、《十里铺公社优秀青年社员》....

 还有很多、更高等级的荣誉。

 只是许大良很低调,不让说...说了也发不出去。

 每天在官庄生产队,许大良都很忙:天刚蒙蒙亮,每天早上那个胖胖的女知青...由于现在他们在兴修水利。

 所以这个女知青很应景的,干脆把自己原本“甘小晴”这个名字。

 改成了“甘水利”。

 反正都是甘,甘啥都一样...

 每天天不见亮。

 甘水利就会和另一位女知青黄萱二人,早早起来替许大良,和另外两个男知青们做好早饭。

 当然,

 饭里面稍微稠一点的东西,或者是油水多一点的面条,肯定是给许大良吃的。

 不仅如此,

 甚至就连早上那一盆洗脸水,里面搓洗的第一张毛巾,必然也是许大良的...这是必须的。

 没人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今天早上,五位知青一边吃面条,一边聊天。

 不知道怎么说着说着,就扯到了隔壁十里铺生产队、那边的话题上去了。

 “瞎鸭儿弄!”

 许大良冷冷一哼,“要想改造水利设施,不去向无定河取水,偏偏跑到山沟沟里去瞎弄?

 这不是劳民伤财、瞎折腾吗?平白浪费,广大社员门的宝贵劳动力...这简直就是在犯罪!”

 黄萱张张嘴,终究没吭声。

 甘水利附和道,“是啊,他们十里铺生产队,只是一个小庄子。原本劳动力就有限,居然还要分出几十号人,去盖饭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