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好人好事

 等到南华宫收购野生芋的消息,一传出来。

 整个红星公社的地界上,漫山遍野,都是那些半大小子扛着锄头。

 小屁孩儿们,则拿着镰刀、篮子,在田间地头、水洼沼泽里。

 四处搜寻着野山芋。

 一时间,

 通往红星公社的大马路、小山路上,背着背篓、提着篮子,甚至是挑着箩筐的,前去卖野山芋的人是络绎不绝。

 这些也来自十里八乡的野山芋,最终汇总到收购站的院子里。

 接下来,

 再由“搬运服务站”的壮汉们,用大车拉着,运往南华宫的后花园之中,堆积起来。

 至于南华宫要这么多、个头这么小的野山芋来做什么?

 大家伙儿就不得而知了。

 出家之人,本就神神秘秘的、神神叨叨的。

 而且因为南华宫的老道们,如今几乎不与外界接触。

 他们天天缩在南华宫的道观里,谁能知道他们究竟在干些什么?!

 如果是南华宫的道士说“”收购这些野山芋是用来炼丹,大伙儿也会对此深信不疑。

 ——反正出家之人,他们千百年来干的事情,就是那么稀奇古怪。

 绝对不能以常人的观念,去揣度之...

 而南华宫,之所以要先把钱款拨付给供销社的收购站,再由它们出面去大规模的收购野山芋。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这个时期,个人要想购买一点点东西,那还好办,去青蛙市场就能解决。

 可要像南华宫这般,如此兴师动众、大规模的收购某一样农副产品的话...

 不经过公家的同意。

 不请公家单位出面经办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

 公对公,万事通。

 私人对私人,任何东西一旦上了规模,那就绝对不行!

 刘富贵、成茂老道他们,各自在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着支农行动。

 而此时的罗旋,

 则在袁理毅校长、陈晓端,还有那个音乐杨老师的带领下。

 与学校其它班级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代表们”,一起去“红星公社幸福敬老院”里。

 进行着一年一度的,“尊老爱老敬老”的献爱心活动。

 一般学校和单位里面,来“敬老院”献爱心时间段,都比较集中。

 而大家献爱心的手法,也大同小异。

 除了提上一些礼物之外,其余的实际行动,无非就是帮老人洗脚洗头、梳头,洗脸。

 捶肩揉背。

 然后陪着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儿。

 这两天,来敬老院里慰问的单位,和其他学校,还有大队里面的干部、村办普通小学的学生们...

 实在是太多了!

 以至于在敬老院里面,负责做饭、烧水的伙夫头,他们都直呼受不了了!

 这一天。

 敬老院里,负责灶房的负责人一见到提着桶,端着盆,前来打热水的学生干部们。

 负责人就赶紧叫苦连天:“我说这几位同学呀,你们来献爱心,要给老人们洗头、洗脸、洗脚,洗澡。

 这是好事情。

 可现在我们灶房里,真的是没多少柴禾了呀。”

 作为一位“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人。

 熊英向来就是遇到了困难,会想办法解决困难。

 要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会迎难而上的、优秀的杰出学生干部。

 熊英这位精力充沛、斗志昂扬,长得圆滚滚、胖乎乎的女学生。

 又怎么会被灶房负责人的这番话,给劝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