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密植技术

 剩下的大部分蚯蚓,罗旋将它们放进一口空陶缸里,先暂时养着再说。

 照顾完小鸡小兔、甲鱼鳝鱼。

 罗旋又转身去看地里的庄稼。

 先前移栽的玉米苗,此时已经由嫩黄色中带点翠绿,变成了深绿色,而且一晚上就长高了一大截。

 至于水稻种子,现在已经超过一根筷子高,再不移植的话,就有点来不及了。

 罗旋准备把这一批水稻,弄成类似于东南亚寮国那边,那种撒在山坡上的旱稻。

 因为自己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是自己打算把空间改造成水稻田的话,那无疑将是一件巨大的工程。

 这件事情,自己显然还做不了。

 把后续的农活在心中计划了一遍,罗旋便挽起袖子,开始动手移植秧苗。

 这一次,罗旋想试试大密度的种植旱稻。

 等到秧苗长大一些,要是感觉太过于密集了的话,罗旋打算到时候再疏一次苗。

 别人种旱稻,都是把种子往地里撒,接下来就听天由命、靠天吃饭了。

 但罗旋这种育苗法,秧苗长的都很粗壮,没法像撒旱稻种子那般粗放种植。

 没得选,那就只能两棵一起、最多三棵一窝的开始插秧。

 好在空间里的土壤很蓬松,三根指头捏着秧苗底部,很轻松的就可以将秧苗固定在土壤之中。

 干一阵、歇一会儿。

 实在是累了,罗旋就在空间里煮点蘑菇汤、用砂锅焖点米饭,再挖上一大勺小炒肉进去。

 一荤一素、一菜一汤就算做好了。

 吃完饭,休息一阵,然后接着干活。

 流下来的是汗水,播种下去的是希望,心情愉快的罗旋,那是越干越带劲!

 等到把秧苗移植完毕,罗旋用戴红梅送给自己的那一对小水桶,给每一株秧苗都浇上一遍泉水,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罗旋忙完这一切,回过头去盘算了一下空间里的面积。

 上次种的玉米苗,估计占去了空间的1/3,大概就是200来平米的样子。

 剩下的地,都被罗旋种成了稻谷。

 罗旋在心里面大致估计了一下,200来平米的土地里,上一次自己可能种下了2500多棵玉米苗。

 而之所以种植的如此密集,罗旋是考虑到这个时期的玉米种子,都没有经过基因改良。

 自己买回来的这些玉米种子,也不是六十年代、才会出现的那种早期的杂交品种。

 这种玉米,是可以自己留种的。

 但同时,它的产量也不太高。

 按照外面生产队里,那种中等肥力的土地来看,一亩地的玉米留株,大约是2000来棵左右。

 但由于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所以社员们辛辛苦苦一年,一亩玉米地也只能收获大概200来斤的粮食。

 只不过罗旋觉得,自己的空间很神奇,不能以外界那种地力来计算产量。

 有空间的加速、再加上有泉水浇灌的话,玉米的产量,怎么也能比外面高很多吧?

 如果按照后世那种、良种玉米的产量来计算的话。

 这大约2500来株的玉米,自己至少、至少也应该能收获900百斤以上的粮食。

 而后世玉米亩产量,大致在1000斤、最高的甚至能够达到亩产1500斤左右。

 这次罗旋采用的密植,要是成功了的话,空间里的3分地,就能收获和后世一亩地里差不多的玉米。

 粗粮有了,小兔子、小鸡们的饲料就有保证。

 这就意味着以后自己吃肉问题,将会彻底得到解决。

 而自己的口粮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急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