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旺穴

    景宝山嘿嘿一笑。

    “千秋,咱们江干新兴起条金陵街你晓得不?”

    我摇头,神色有些迷惘。

    “啥金陵街啊?”

    “那是条古董街。里面有许多小店铺,还有摆地摊儿的。就是卖一些古董啊!粮票啊,老物件。

    现在不是十几年前。古董那东西又流行了!一件清朝的瓶子,少数也能值个几万块。好多外国人,长着黄头发,蓝眼睛都上那金陵街里买古董。

    我现在整了一个小摊位,卖些小物件。有收藏家,还有外国人都愿意上我那摊位前逛一逛。就昨天,我卖出一件慈禧太后用过的鼻烟壶,赚了一个大洋马妞2万块呢!”

    听到这儿,我瞬间明白些什么。

    从前那个年代,多少古董砸的砸,抄家的抄家,还能剩下多少真品?这景宝山他家祖宗八代就是造假的,景宝山自己想当年也是因为造假粮票进去。

    我问:“山子,你不会又干起老本行了吧?”

    “哎呦!千秋,你可让我咋说你。”

    景宝山抹了一把脸,一边啃着香蕉一边对我介绍。

    “现在不流行想当年那一套。那金陵街上卖古董的人海了去。我跟你说实话,九成都是假的,一成真品那也不是一般人有机会捡漏成功。

    这现在是正经买卖,俺有上头发的营业许可证呢!”

    “啥?国家还让卖假古董?”这年代可真是变了!

    景宝山说:“那不叫假古董,都是真品。有眼力,有缘分的用很少的钱捡漏。没眼力,又想入行,捡点东西玩一玩,花上一些学费在所难免!”

    景宝山拍着胸脯,一再给我打保票。

    “千秋。咱现在是生意人,真不干那违法的事喽!你就跟着我干,咱俩合伙。千秋,你晓的不?杠爷,你师傅。那现在也是我养着。杠爷亲自给我坐镇,有杠爷撑腰的生意,你还怕个啥?”

    景宝山口中的杠爷,那也是我在劳改农场认下的一个师傅。

    杠爷今年该有六十多岁了吧!他是因为shā • rén 进的农场。不过,杠爷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儿子。

    有人说,杠爷的儿子是个混不吝,不孝顺。整天对杠爷非打即骂。后来没办法,杠爷是正当防卫,不小心拿着猎枪走了火,把自己唯一的儿子蹦的脑开瓢。

    杠爷进去那年也才43,在里面呆了小20年。也是比我提前bā • jiǔ 个月出来。

    杠爷这人神神叨叨,喜欢研究一些崂山术,对古玩字画也有研究。

    杠爷是真会崂山术的行家,在崂山道法之中有一个道法名叫“叠路”。

    “叠路”有一些像日行千里的奇门法术。就是能把很长的路程给折叠起来,几分钟就可以走到。

    因为在农场,春秋天种地收地,夏天,冬天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就一起下井。

    杠爷年纪大,做不了太辛苦的活。他就负责给我们补给后勤,每天帮我们领饭,发饭,收工具,点卯。

    冬天下井的时候,我们每人中午可以领到两根大麻花。可是有一次,犹豫上面的疏忽,少给我们拉了二十多根麻花。也就是说,十几个同志可能都没饭吃。

    那下井的地方距离内农场的食堂,整整有三里地。我们这些人都是早上用卡车拉出去干活,晚上再用卡车拉回去。

    杠爷二话不说,只轻描淡写一句“我回去取!”

    三里地的路程啊,来回就是六里地。我眼睁睁的看着杠爷闭着眼睛默默的念了什么咒语,然后就发现他脚下跟腾云驾雾似的,“嗖”的就没了影儿。

    前后不出五分钟,杠爷还真就扛了二十多根麻花,给我们这些人送饭。

    因为我爷爷生前也研究崂山术,不过他命中无缘,研究不明白。

    我就在农场拜杠爷为师,闲来无事儿的时候。杠爷就帮我讲一些看风水定位,阴阳五行,分金探路的崂山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