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

 靖灵城皇宫养心殿里,林锦骁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胜仗,但他此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几日前,北滨王林亭琰率领五万铁骑绕过济州准备奇袭京都。

 林锦骁想到攻打沂州时的情景,再度采用了火牛阵,挑选了两千多头壮牛,在青禾铁骑围困靖灵城当夜,命人凿开十几处城墙,让身披利器被点燃的火牛猛冲敌营,自己亲自领着五千敢死队跟在牛群身后一路势如破竹杀至了林亭琰的中军大帐,险些活捉了北滨王。

 林亭琰身中利箭负伤落荒而逃,没能将他拿下,林锦骁心中始终感到沮丧。

 而他心中又惦念着常老遇刺一事和楚南栀母子几人的安危,整日彻夜难眠。

 得知李策已经在北边攻破布剌、燕支联军,准备继续深入腹地,替自己荡平这两支部落,林锦骁欣慰之余,决定安顿好京中事宜亲自前往阆州城,接楚南栀母子回宫。

 刚刚将抽调林锦纾回京的密令叫人传出宫去,却见殿中小太监来报,说林言君领着纪怀书、尹斯年两位当朝元老求见。

 这几人不仅是老祖宗最为信赖之人,也是当下他能倚仗的核心人物,自是不能怠慢,随即让小太监将人带了进来。

 待得几人入内,林锦骁为各自赐了座,想着自己前阵子清查内库司的账目遇到的困惑,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姑母来得正好,上月我清查内库司的账目,发现阆州、平宁州有几处账目不对劲,按着这两州的征税情况来看,除去皇家宗室免征的税赋,每年该有一百九十万两上缴国库的税银,可为何少了近五十万两?”

 意味深长的打量了眼林言君,林锦骁露出一脸苦意:“早在芦堰港时,朕便听闻有不少世家大族将家中田产交由皇室亲贵打理,从而获得免税资格,姑母该不至于与世家大族一道联合薅取国库的税银吧?”

 “陛下说的哪里话。”

 林言君皮笑肉不笑,镇定自若的回道:“妾身受先帝和老祖宗嘱托,接管内库司,自该尽心竭力的掌管好国库库银,断然不敢徇私,至于这两年税银减少近三成的缘故,自然是与旱灾和陛下去年刚推行的新政脱离不了干系。”

 尹斯年早就发觉了阆州和平宁州这几年的征税有问题,即便抛开去年推行的均田策令不说,近几年朝廷连连加征税负,但从这两州收上来的税银却始终不尽人意,其中自然是存着蹊跷。

 平宁州、阆州皆是朝廷征税的重要州府,每年少了五十万两的缺口,这听上去实在有些骇人听闻。

 但林言君毕竟是老祖宗的心头肉,他此时也不得不帮着袒护了句:“长公主所言甚合情理,在均田策令推行之前,各州圈地并地之风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也并非只在平宁州、阆州发生,其余各州皆有这等困境出现。”

 林锦骁心里虽是最为憎恶以权谋私的行为,可也明白再廉洁之人做官做到他们这个位置,哪有什么两袖清风,多多少少都会谋取些私利。

 眼下纵然国库空虚,可维系好帝国局势的稳定更为重要,还不是清算旧账的时候。

 更何况,在座几位皆是自己的长辈,又是最为显赫的皇亲国戚,如若直接拿他们开刀只会引来更大的恐慌。

 望着三人淡然一笑,林锦骁装作不在意的回道:“姑母与舅父所言倒是提醒了朕,眼下民生艰难,朕不得不推行新政,可仍有些世家大族不顾政令,继续圈地盘剥百姓,过往的事情朕可以既往不咎,可往后若还有人行此不正之风朕必当盘查到底。”

 顿了顿,他目光幽深的凝视着几人,接着说道:“诸位是皇祖母和先帝最为信赖之人,如今也是朕的肱股之臣,朕希望诸位可以替朕将均田策令严格推行下去,至于皇室宗亲们在各地的食邑封地皆要如实上报朝廷,倘若之前有强行圈占过百姓良田的,只要尽早归还,朕同样不予追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