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的族人

 楚南栀安排好二老,与里正柳澄明一道出门,撞见楚南竹领着小暮辞和四胞胎从楼上下来。

 几个小家伙听说两位老爷爷过来,都跟发了疯似的直接往偏堂里跑,连平日里最得宠的娘亲都不管不顾了。

 楚南栀瞧着小家伙们这突如其来的兴致,倒不由得暗自感慨起来:“还得是两位爷爷亲。”

 ......

 锦纾公主和二老的莅临,没多久就传到了县城里去,正午过后便陆陆续续的有柳、楚两家的族人陆续回来,想要过来帮着料理丧事。

 没有第一时间过来帮忙,一个个躲在院子外面也没人敢进门,只得偷偷摸摸的找了里正柳澄明求情。

 柳澄明也是个聪明的主,先到灵堂中将楚南栀神神秘秘的拉到了无人的角落里,悄咪咪的在她耳边嘀咕道:“侄女啊,我们去与你父亲母亲商议商议,看明晚的丧宴要不要再采买些菜回来?”

 楚南栀整个上午都在灵堂中接替柳舒阳跟着道长们做法事,也没察觉到院外之事,见他一脸讳莫如深,一时间没弄明白他言外之意。

 柳澄明再隐晦的提示道:“老舅觉得族里那群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或许都会回来。”

 再斟酌了片刻,他有些难以启齿的继续说道:

 “老舅看出来你父亲母亲这次对族里的那群狗东西已然是寒了心,可毕竟都是同族血脉,他们若能自发的回来,就别再追究了,后日发丧好歹还是得靠着自家的族人们撑撑场面,总不好让一群外人去披麻戴孝的。”

 昨日虽是叫回了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可几个平日里与自己亲近的堂侄如今都还在戚家,既然选择了站队,那就得在一处彻底的讨个好。

 楚南栀正要作答,柳芸却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劈头盖脸的骂道:“族兄,我可没这些见利忘义的兄弟姊妹和子侄,他们最好不要回来,来了我也是乱棍打出去,可别来扰了我亡兄的清净。”

 她心里实在气不过,不沾亲带故的族人、乡邻也就罢了,可偏偏两家许多未出五服的亲戚为了一两银子也被戚家人怂恿着到处乱嚼舌根,说什么自个家霸着亡兄的遗体不还,就是为了挣死人的银子。

 柳澄明被她这顿叱骂吓得不轻,支支吾吾的不知说什么才好,柳芸气愤的又接着抱怨道:

 “族兄,你凭着良心说,我平日里待他们也不差,各家遇上事我夫妇二人从来都是第一个过去帮凑的,亡兄过世,我夫妇二人头一个想到的也是你们这些族人,我是将你们都当亲人啦,可他们一个个倒好,但凡有一个明事的也不该为几两银子去长戚家的脸,污我亡兄清白。”

 说着说着,她又忍不住的更咽起来:“亡兄尸骨未寒,连入殓都是在我家,孰是孰非,连外人都通晓,难道他们竟分辨不出?这次若不是靠着沈家和女婿的同僚们,我们夫妇二人还真不知如何去料理亡兄的后事。”

 楚南栀见她啼哭得伤心,柳澄明脸色也是阴晴不定的,只得先拉着柳芸去里屋安慰:“都是场面上的事情,母亲何必如此较真,这些人你就只能将他当作村里的野狗,谁扔骨头他尾巴就往哪边摇。”

 这妇人也就是太过真性情了些。

 正如她昨夜劝说楚家族长的话,追逐名利是人的本性。

 拿了块白帕替她拂去泪痕,楚南栀又认真的劝道:“人情世故各有各的取舍,即便是我们一家人,从前不也得处处巴结着戚家嘛,更何况是这些族人呢。”

 听了女儿的话,楚文毕当时就释怀了许多,叫来柳澄明与他吩咐道:“凡事兄长就和我家大栀商议着来吧。”

 楚南栀又从衣袋里掏出十两银子交到柳澄明手上:“若还缺什么,舅父就差人再去采买吧。”

 柳澄明将银子推回她手中:“你伯父留下的四十两银子你母亲拿了三十两出来,说是都给你伯父办丧事用,银钱是错错有余的,侄女你不必操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