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推式交接棒技术!

 “比赛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武川省队暂居第一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北津队!”

 “选手们刚刚冲过弧顶便展开激烈的厮杀,交接!漂亮,非常顺利!”

 …

 在这场比赛中,陆辰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顺,无论是启动加速还是交接棒的时候,都非常舒服。

 这就是团队项目所带来的好处,因为有队友的存在,并且四个人被绑定成一个整体,所以能让人更兴奋。

 再加上4×100设置有预加速区,这个加速器的作用就是省略掉起跑阶段,所以整个400米全程,就只有一个起跑加速阶段。

 每一次交接时,也有两个队员的手臂与接力棒的距离被“削减”掉,一般接力成绩往往大于个人成绩的。

 陆辰刚刚冲过弧顶,身体已经最大限度向内道倾斜,这是为了更好的蹬地和平衡离心力。

 当然,这个角度也是经过无数次训练以及比赛实战琢磨出来的。

 在即将出弯时的切线,也是早就安排好的。

 按照现代接力来说,一般在一三棒的距离最短,就只有80—100米,而大多数二四棒都会跑的比100米多,当然,这具体得看运动员的默契配合程度已以及个人实力。

 与其他省队大多数一棒只跑了80米就交接不同,陆辰作为队内实力最强的选手,后程能力本就不弱,所以他这一棒也跑了100米以上,具体点甚至超过了110米!

 陆辰一路狂奔,直接把身后的选手狠狠甩开,这带给现场观众和教练员的震撼可是无穷大的。

 好几个省的教练员都只有摇头叹气的份,北津队的实力强劲,所以要好一些,只是有些紧张罢了,怕差距被进一步拉开。

 幸好,陆辰的第一棒很快就要过去了,北津队二棒用的是从省队被临时抽调来的选手。

 这人很早就拿到了全运会决赛的门票,也就是相当于省队报送那种,原因无他,别人有实力啊,如果是最好状态的话,他的硬实力和胡凯相差不多,可惜的是,以前修改过年龄,虽然现在才25岁,不过已经是过了“身体”的巅峰期。

 当然,虽然过了巅峰期,但他依旧有超过健将的水平,所以才能早早达到参加比赛所需要的积分,拿到省队报送决赛的名额。

 “接!”

 进入接力区,并且距离第二棒的郭志华很近,达到了交接棒的条件,所以陆辰猛的一声大喝,将手臂伸了出去。

 经过这么几天的相处,郭志华对陆辰也有了一定认同感,也是真心想将这场接力跑好。

 所以他全身心加速的同时,在听到陆辰口令的一瞬间,立即将手臂伸出!

 是弯道进直道,为了追求稳定,郭志华选用的是下压式传接棒。

 但说是下压式传接棒,其实这里面还夹杂着陆辰的私货——前推式!

 这个技术在18年后成为了国际接力技术的新宠,国内也汲取了精华,这大大增强了华夏接力队的实力。

 有教授推论,前推式”传接棒技术极可能淘汰传统的“上挑式”和“下压式”从而成为崭新的前沿技术。

 从这里就能知道,这种传接棒方式的优势有多大了。

 采用前推式交接棒时,接棒队员的手臂向后伸,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角,前臂内旋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的前端快速推送到接棒人手中。

 前臂主动用力的肌肉、肌腱和弹性组织被充分拉长,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处于良好的激活准备状态。

 传棒队员沿水平方向前推,将垂直持握的接力棒的顶端推入接棒队员的手掌时,接棒队员前臂肌肉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推力,激发用力肌群产生更加迅速和有力的抓握动作,从而有效地使人在保持高速跑的状态下安全地完成传接棒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