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江南小曲

 钟书意带着秦洛川逛了一会儿,绵绵细雨,慢慢变成了小雨,然后俩人撑着一把伞一起回到了茶馆。

 他们回来后,宋熹梨已经换下了旗袍,穿上了一身戏服,正在台上唱昆曲。

 秦洛川见状有些诧异:“我还以为茶馆只唱评弹呢,居然还有昆曲!”

 “梨姐很厉害的,她从小就学昆曲和评弹……”

 在钟书意的解释下,秦洛川明白了宋熹梨为什么会两样传统表演。

 那是因为她爸爸是苏城这一带的评弹大家,而她母亲则是个昆曲演员。

 台上宋熹梨唱着昆曲《桃花扇》的选段。

 秦洛川看着宋熹梨的表演,想到曾经看过的越剧,京剧,这些个人经营的小戏剧场基本都在苦苦的支撑。

 “好端端的怎么叹气了?要是被梨姐看到了,她会以为你觉得她唱得不好呢!”

 钟书意看着一脸遗憾叹息的秦洛川,小小的脑袋上顶着大大的问号!

 听个昆曲还听出遗憾来了?!

 “你呀……”秦洛川有些无奈。然后和她说了一下自己的感叹。

 钟书意听完后也跟着叹气,“你说得没错,但也没办法啊,年轻人就是不喜欢传统文化,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现在很多京剧,昆曲演员都与时俱进的,只不过他们能力有限,也有人给观众直播,搞短视频……不过他们却没那些卖货和唱歌跳舞的博主受欢迎。

 秦洛川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他怕忘记,所以从包里翻出一个笔记本开始唰唰唰的写了起来。

 钟书意一见他要写东西,然后就不说话了,小心的移开他手边的茶杯和零食盘子。

 此时台上已经唱得差不多了,宋熹梨正在谢幕。

 秦洛川写了十分钟左右就停笔了。钟书意好奇的问:“你写了什么?”

 “你自己看看。”他把笔记本递过去。

 钟书意看了一下,发现是个故事大概。

 讲的就是传统戏剧演员的故事。

 “要是剧本能做得很好,拍摄出来的话,肯定能推广宣传一下传统文化的。”

 “没那么容易的,就算一样东西火了,那也只会维持一段时间的热度,想要抓住观众,其实传统文化是需要进行改革更新的。”

 其实秦洛川想说的是,这些传统戏曲不能光只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戏,要学会创造出合适现代年轻人听的戏。

 不过顾及摄像机,他没有说得那么直白。

 钟书意却听懂了,她看了看秦洛川,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而说起了别的,因为这个话题要是说起来那就没完没了。

 而且还涉及到了一些改革,他们两个属于外行人。要是对传统文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说不定还会惹得戏剧圈子里的演员们不快呢。

 言多必失,所以还是别说了!

 再说,这个事儿也轮不到他们夫妻俩操心。

 这不转移了话题的俩人,说起了苏城这边其他的风景和美食。

 过了一会儿,宋熹梨换了一身普通的衣服过来喊他们一起回去。

 三人撑着伞,走在细雨蒙蒙的小巷里。

 这样的场景让秦洛川突然想到了戴望舒先生的《雨巷》。

 抬头看了看手里的伞,顿时就想,要是换成油纸伞的话应该会更应景!

 跟着宋熹梨一路来到她家,宋家是典型的苏式古建筑风格。

 钟书意趁着摄像师拍其他地方的时候,悄悄地扯了扯秦洛川的衣袖,指了指宋熹梨家左边的宅子。

 秦洛川顿时明白了,钟书意家就在左边!

 可惜他们现在在录制,不然可以去看看。

 过了一会儿,宋熹梨拉着钟书意小声地问:“你要回家看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