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入地狱

    在金包银跪地之时,气绝之前,已有三人三剑冲杀而来。

    人是身着玄衣之人,即便不遮脸面,清明方丈也道不出姓甚名谁的人。

    剑都是好剑,有名有来历,本不该在这三人手里的剑。

    分明是三剑,来势却如刀劈斧砍,好不霸道。

    清明方丈似乎只有闪躲招架的份,连连撤步,无还击之力。

    但身在局外、还未跟上攻势的另六人很快便看明白了老和尚大抵是气力不济,这才且战且退,不给他们趁势包夹、施加压力的机会。

    三名玄衣人的身法腿法剑法对敌阵法纳各家所长,杂糅一处,却远未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单拎出来撑死不过一流高手的实力,可默契配合下,倒能与顶尖高手分庭抗礼一时。

    剑招剑式中也不难寻见武当、峨嵋、昆仑的影子,可徒有其形其表,却无其神其意,拿来对付清明方丈便是花花架子,全无威胁。

    唯有那正面一剑接一剑如大江浪涌大海潮生,回环辅以凌厉奇诡掩袭的三人剑阵——崆峒雾海潮生剑阵,施展得最为得心应手,最让清明方丈头疼。

    说来讽刺,能将崆峒剑法剑阵研习得如此精妙的并非崆峒子弟。

    尽管三人未着飞鱼服,未配绣春刀,但他们确实便是将堂堂五大名门正派之一的崆峒一手翻覆为江湖操练场所的锦衣卫。

    在经过数个时辰的激斗后,三名锦衣卫自然也知晓除了那一套套磨炼了近两年光景的崆峒“看家”本事,其余伎俩对上老方丈简直与挠痒痒无异。

    霸道的退敌三板斧,既是给金包银争取那或有可能的一丝活命机会,也是免得对方碍事。

    至于三人更深层的心思,清明方丈早已洞悉。

    鏖斗如此之久,这些人早该看出此处连一枚金印也没有。

    之所以与他不死不休,便是不希望他在这场大局中再发挥任何作用。

    相比起另七人,锦衣卫三人的杀意没有那么坚定。

    起先或有合力除敌之意,现如今已悄悄打起了退堂鼓。

    金印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配合行动则为大势所裹胁。

    三人的心态与他们顶头那位大人密不可分。

    第五侯想来是不屑与东瀛人为伍的,与其作壁上观纵容于添和红衣教瞎闹腾,不如掺上一脚,一来尝试夺印增加己方筹谋,二来则为避免局面倾向无法控制、收拾的地步。

    是以锦衣卫三人看起来像是奋勇当先,全力施为,其实是种以进为退的主动自保手段。

    清明方丈也乐得将计就计,陪他们演段戏,好多喘几口气。

    可惜好景不长,余下六人显然没有耐心等到三个锦衣卫筋疲力竭之时再同老和尚玩车轮战。

    半盏茶一过,清明方丈再次陷入九人的合围圈中。

    眼见着刀砍来,剑刺来,斧劈来,锤砸来,清明方丈甩荡开破漏了四五个孔洞的袈裟。

    破洞袈裟无风鼓荡,似是形成个充气布囊环护住清明方丈的躯干。

    刀砍来,没有噹啷声,刃口受挫一偏,便斜着滑溜开。

    剑刺来,剑身无不弯折回弹。

    重斧劈来,重锤砸来,气力全然像是招呼在厚实的棉花堆里,纵然被劈得再深,被砸得再瘪,也不伤根本。

    袈裟伏魔功!

    老和尚在九人围攻之下,仍是神采奕奕、闲庭信步,教人好不生气!

    一个身材矮小的刀客咽不下这口气,突然弃去双刀,像只灵猴般滚到清明方丈身侧,窜身前扑。

    清明方丈挪步撤身,躲开了矮小刀客用意不明的飞扑,却没完全甩脱开对方。

    左臂一沉,才发现矮小刀客竟是挂在了僧袍臂端下摆处,正龇牙咧嘴地撕扯着袈裟!

    这家伙不惜舍身换取清明方丈再也甭想将以袈裟做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