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水论气

    可惜心思沉湎于过往的姜逸尘没能捕捉到这抹笑意,也没能听清洛飘零在说什么,只知对方说了句话。

    误以为是自己神游万里而没能听明言语的姜逸尘赧然问道:“什么?”

    洛飘零摇摇头,淡笑道:“觉得此处如何?”

    姜逸尘觉得好像把自己放得太空了,完全不知洛飘零所言何意,挠头道:“好山好水好风景。”

    洛飘零闻言怔了怔,循循善诱道:“如你所见,碧落湖的源头正在我们脚下,随便从田间地头拉来一头老牛都能把这儿的水给喝光,凭何落成偌大一座可容得参天桃树的大湖?”

    姜逸尘这回倒没急着作答,静心仔细观察起立足之地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道理浅显易懂。

    他们所处之地,或者说是碧落湖的源头,位于褶皱山山坡相交而成的小山谷。

    江南之地雨水丰沛,高山之上更是如此,两座山峰的流水汇集于此,形成水洼湿地。

    一道道顶多有常人大腿粗细的水流顺着山坡石壁缓缓流下。

    山高已逾百丈,流水不是直泻奔流,而是蜿蜒缠绵,途径之长少说也有一两里地。

    一路汇集小流,终能形成大流,日积月累个千年之久,碧落湖何愁不成?

    想到这儿,姜逸尘再次愁眉不展,他可不认为有谁散心会散到这来,洛飘零特地带他来此,便是要说教指点也不至于如此简单直白吧?

    就在姜逸尘踟蹰之际,已看穿其心思的洛飘零说道:“有时候不需想得过于复杂,厚积薄发的道理你何尝不懂,剑道一途亦如是,你当下所欠缺的,不是什么奇招怪法,无非是个宣泄途径,一个能够快速打开你体内所蕴藏内息的途径,同样是途径不妨看看流水是如何下行的。”

    姜逸尘听言不疑有他,端详起水流走势。

    这时他才发现顺坡面往下看去,流水流径尤为曲折,似是由一个个“之”字在端部拼接而成。

    是以在坡面上流出了足有十丈距离之远,下端流水断面居然不过一臂粗细,加之水流偏缓,只要胃口足够大,当真不需半个时辰就能将这源头之水牛饮干净。

    只是,这副景象究竟有何深意呢?

    姜逸尘思忖良久无果,不自觉地抬手扶额遮天光。

    忽见掌心皮肉之下经脉相连,止于指梢,源自腕部,恍然大悟。

    人体经络恰如流水流径,有主脉贯通始末,有支脉纵横交错。

    那么流水下行便可类比经脉行气。

    姜逸尘试探着问道:“洛兄之意是顺势而为?”

    洛飘零道:“然,也不尽然。”

    洛飘零并无为难姜逸尘之意,开始细作解释。

    “人体经络分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与流水流径有相似之处又不全然相同。”

    “气机运转如流水流淌,大体循序渐进,有章可依,顺势气行周天,熟能生巧,对敌时便多几分自如掌控,乃至信手拈来。”

    “不过,事无绝对,人生天地间自当学会遵循天理顺势而为,方能时来天地皆同力,借来不可挡之势,却也应学会逆势前行,当知逆风而行最易乘风而起,破浪而去才可到达彼岸。”

    “经络如若都是笔直无曲折就好比水流长驱直下,一来其势必难持久,二来过度依赖天时地利,或是富水时得势而气派磅礴,如遇天燥日烈时便有干涸断流之险,倒不如蜿蜒曲折,在个个拐点处都有所积留,纵然周围环境再糟糕也能多几分细水长流的保障。”

    “如果没有外力横加干预,蜿蜒流水的确只能涓涓细流,可若能在拐点处补进水源或是增进流速呢?”

    “三百六十一处窍穴是否便可视作这些流水流径的拐点,而窍穴本是习武之人另一存蓄内息之所,是否可以给我们体内的‘流水’稍施‘外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