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者说

    阿白知道,以后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遛弯儿,恐怕还得多一样,就是看着家伙劈柴火。

    ……

    ……

    咚!

    唰唰唰唰!

    噗噗!

    歘!

    哒啦!

    唦唦!

    姜逸尘可不知道阿白心中有如是多的感想,但晚饭前这会儿功夫说来短暂实则漫漫,有猪相伴,倒也不赖。

    当然,姜逸尘的更多关注点还是在劈柴火上。

    这是五天前冷魅给他布置的新功课。

    这功课看似简单,却也是每天所做包含速度、反应、力量控制等各项训练的小集成体,做的事虽小但极为考究。

    咚的那一声之前,姜逸尘得准确从柴堆中抽出一根柴火。

    姜逸尘的手是普通人的手,所以一次从柴堆中抽出的柴火只会是一根而不会是两根,但柴堆数量是在减少的,随着他的抽取,柴堆表象也会发生变化,若要保证每次伸手不掏空,他不需要费心思去计数,却得对柴堆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当柴火与石头表面接触发出咚的那一声响时,姜逸尘需要去判断声音声色是轻是沉是清是浊?

    轻声,则说明取出来的柴火不沾水。

    声色但凡有一点点沉,即说明这柴火纵然不是湿柴火也沾到过水。

    是清声色,便说明柴火大体是完整的没有什么裂痕,没进过沙土。

    反之则显浊。

    除此之外,也可通过这一声响的高低,再次印证下用手掂量过的质量大小是否正确。

    如若其间偏差较小便说明触觉和听觉判断一致,在四剑削去柴火面上的细枝分叉后,上下两端的两剑只需切薄薄一截。

    要是偏差大了,那便得切掉较长的两段才能保证这些柴火都差不多长短。

    而这前四剑后两剑都需要在一瞬间在空中完成,这出剑速度对姜逸尘并非难事,但要掌控到每一剑劈出时柴火不会被这力道带走带偏,其中的力道控制之精细不言而喻。

    有了前头六剑的基础打底,这第七剑一分为二相对而言倒要简单些。

    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姜逸尘也是用了五天晚上的苦练,熟而生巧,才能每一剑将一根柴火将将等分两半。

    劈柴火的步骤到这第七剑劈出后便已经结束了,其节奏感则是姜逸尘沉浸在此状态下所衍生出来与相融于自然规律的某种韵律。

    这一点,姜逸尘自己没能察觉到,认真准备晚餐的冷魅还未注意到,只有阿白最先发现。

    总之,劈柴火这门新功课,看似是门粗活,要求却极为精细。

    用意还是在于调动身体各种感官填补原先眼睛所有的视觉作用,与外界沟通。

    之所以说是填补便在于眼睛在于外界沟通时也不是万能的。

    眼睛的沟通会出错。

    视角误差和自然因素等存在会让眼睛被欺骗,譬如海市蜃楼。

    姜逸尘遭尹厉设伏那次,尹厉施展出来的掠影步便让姜逸尘看不见其踪迹,当时姜逸尘也是凭着闭上眼后充分调动对周遭环境的感觉、听觉、嗅觉,捕捉到其中的异动才能一击制敌。

    当然,没有眼睛在与外界沟通时虽说不上万万不能,却也是极为不便的。

    毕竟眼睛是与外界的沟通最为直观,下一瞬就能直接给出反应,不需通过听觉、嗅觉或是感觉先在脑海中形成影像后再做出反应。

    姜逸尘而今所做的一切便是在通过训练让其他感官能与外界直观地沟通,或者说让其他感官与外界沟通后能形成最快速的反应,即本能。

    ……

    ……

    阴阳谷中的日子单调而乏味。

    一切看似什么都没发生改变。

    但一切似又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