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六安镇别的没有,就毛竹多,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竹编,找点竹丝还是不难的。

 把刀片装到工具台上后,老板转身就出去帮她们找竹丝去了。

 云茉弯着腰,一脸新奇的打量她和凌川共同设计出来的工具台。

 工具台的外观造型类似于铡刀,不是包公斩罪犯脑袋的那种大铡刀,而是类似切纸刀那样的。

 正常铡刀的刀口是平整而锋利的,而云茉和凌川设计的工具台,铡刀的部份没有开刃,是切不断东西的,而且铡刀与刀槽是平接的,不是重合。

 刀槽上有大小不一的五个圆孔,这些圆孔的边缘被打磨成了斜口刃。

 把竹丝卡在这些圆孔槽里,合上铡刀,再用力一拉,竹丝就会被圆孔槽的斜刃刮得如铁丝一样细长光滑。

 当然,这只是云茉和凌川的设想,能不能达到效果,还得试过才知道。

 没过多久,铁铺的老板就回来了,手里拿着粗细不一的一把竹丝。

 “人家没这么细的,我这是让他们现劈的,应该差不多。”

 虽然知道老板是为了做成她们的生意才这么积极,但云茉还是诚心诚意的向对方道了谢。

 接下来,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时刻。

 凌川选了一根竹丝,卡到直径大小相匹配的圆孔槽里,放下铡刀,握住竹丝的一端用力一拉。

 随着“咝”的一声,铡刀和刀槽的地方被拉出了几条细丝状的竹絮。

 再看凌川手里的竹丝,被圆孔槽刮过的那一截,又细又圆,表面还很有光泽。

 云茉和凌川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激动和欣喜。

 成功了。

 接下来,凌川又试了其他几根直径大小不一的竹丝,只除了最小的圆孔槽失败了之外,其他的都非常顺利。

 用这台工具台刮出的竹丝,大小匀称,表面光洁,还不费什么力气。

 就连铁匠老板都感叹有了这个工具台,以后刮竹丝能省不少事。

 之后,铁匠老板又研究了一下最小的圆孔槽,反复试验好多次后,最后发现是刃口太锋利了。

 竹丝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得像头发丝一样脆弱,再把它放到非常锋利的刀刃上,可不容易被割断。

 找到了问题所在,改进就简单多了。

 铁匠老板拿磨刀锥把最小的那个圆孔槽给磨钝了,然后再试。

 这次回竹丝没有断,不过因为孔槽比较钝,刮出来的竹丝并不光滑,反而多了不少毛刺。

 经过多次的调整,反复尝试,花费了近一个小时,才终于找到了小圆孔槽适合的刀刃厚度和倾斜角度。

 ------题外话------

 二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