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然而嘴上却连连答应,吩咐蚕豆大枣去备车,又将李顽哄睡着,这才出门。

他前脚出门,李顽后脚睁眼,从床上翻身而起,清楚曹懿定是去见温如晦,谁叫温如晦官职在身,纵是个清官,那也是权职在手,曹懿怕他那夜上门,得罪了温如晦。

李顽嫌麻烦地啧了声,有些烦躁,这不知好歹的书呆子是个变数,而他讨厌这种掌控不住,任人拿捏的感觉,一时间想不出个好办法让温如晦永远闭嘴,只觉棘手。

曹懿到时,温如晦正被当地乡绅围着,一脸焦头烂额之态,见曹懿来了,登时心不在焉,将人打发走。

院子里又落个冷清,温如晦连小厮都没留,曹懿倒是想叫蚕豆大枣在旁候着,知今日前来瞒不过李顽,将他二人留下,也好当个人证,以免李顽又乱吃醋,见状只好叫他二人出去等。

二人四目相对,已不复往昔,竟比之上次李顽捣乱还要尴尬几分。

温如晦突然满脸通红,继而面色古怪,手忙脚乱地翻箱倒柜,找出个破香炉点上,不敢正眼瞧曹懿。

曹懿一愣,很快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禁暗自懊恼,都赖李顽这个狗。

在床上骂他不听,哄他不听,射得又多又浓,三番五次非要弄进去,明明出门前专门沐浴清洗过,怎么坐会儿车的功夫又那么大的味儿,真是洗都洗不掉,倒像他故意来膈应温如晦一般。

他与李顽天时地利人和,到了温如晦这就状况百出,当真是缘分尽了。

曹懿掩饰性地干咳一声,温声道:“书信的事我已说过他,李顽年纪小,不懂事,你别跟他计较,那日我与他吵架拌嘴,人没看住,叫他跑来你这里撒泼,过几日定要罚他的,下月你正式上任,这几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使唤他。”

“他那天晚上过来,可是跟你说什么了?”

温如晦喉头发干,心如擂鼓,突然直直地瞧着曹懿,大有将这些年的暗中调查出的线索真相一吐为快之意,可事到关头,李顽那日的怒斥却在心头萦绕不散,他听见自己妥协道:“没有,什,什么都没说。”

他欲盖弥彰般,猛地低下头,避开曹懿若有所思的眼神。

“……那就好,李顽没什么心眼,说话直来直去,又不中听,怕你生他的气。”

曹懿句句说李顽的不是,却又句句难掩维护偏袒之意,温如晦心中不是滋味,已知两人情投意合,他一腔怜惜也好,愧疚也罢,此生都再无机会。只是在他听来,曹懿眼中的李顽心怀天真烂漫,宛若稚子,那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不懂事”罢了。

这可与温如晦亲眼所见大相庭径。

其他的事情他可以烂在肚子里,李顽的事情牵扯到人命,他却不得不提醒。

当年未能在曹家遭难时尽微薄之力,断送他与曹懿少年情谊,这一念之差已让温如晦后悔万分,他相信曹懿,却不相信李顽,只怕他来日不择手段,不顾与曹懿的往昔情分。他惯看不惯那些背后挑拨离间的,可牵扯上曹懿的安危,便是让他当个背后说人是非的小人,便是曹懿对他心生隔阂,便是李顽知道后将他千刀万剐……

他也认了。

那一贯迂腐、执拗、懦弱的温大人突然挺起胸膛,优柔寡断的他也有了一丝破釜沉舟的勇气,结巴道:“曹懿,我,有个事情得让你知道……”

“当年李家大少爷进京卖盐,却遭遇山贼曝尸荒野一事,你可有印象?”

曹懿平静地看着他,并不插话打断。

温如晦手发着抖,给自己倒了杯茶,暗示道:“凶手至今都没找到,可听闻大少爷母家在京中也有一定势力,怎就一点线索都没有,况且贩盐一事,怎得就轮到他一个少爷亲自押运了?”

曹懿点头:“是啊,怎得就轮到他一个少爷亲自押运了。”

“我想着,说不定是李府有人里应外合,想要谋财害命……那凶手,要,要是尽早给抓到,你在李府住着,我,我也安心,就算抓不到,你也要警惕些,若身边人有什么反常的地方,你可千万要当心。”

曹懿闻言,忽道:“那要是有了凶手的线索,你要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