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讨债、顾野赌钱……

看他乐颠颠的样子,文老太爷又气又笑。

就这样文二老爷颠颠儿地领了差事,始了奉旨讨债之路。

因为这份人情,文二老爷现在遇英公府的人都带着几分亲热。

文二老爷喊完顾野,顾野跑过去喊了一声“二叔公”,他在这里干啥。

文二老爷笑眯眯地说自己办差呢,又让出自己的小马扎让顾野坐下,分了一没动的冰碗给他吃。

一大一小一蹲一坐,在人大门口优哉游哉地吃着冰碗,文二老爷还砸吧着嘴感叹道:“这冰碗没家食为天的刨冰吃。”

顾野点点头,说:“确实。”

“家咋说,准备在哪里店?”文二老爷从前也不讲究吃穿的人,但自打自家厨子被废帝赶走后,他们再回镇,都吃食为天的饭菜。

到现在有了对比,吃别的就觉得不吃了。

顾野了说,“还没定,我娘和周掌柜商量着呢。”

正说着话,他们背后的大门吱呀一声打了,走出来一文质彬彬的青年。

看到文二老爷,青年的脸『色』明显不了,偏还得佯装笑道:“文二老爷怎还在此处?都说了等我爹身子一,自然就会还那分欠银。”

话说的客气,但对方看文二老爷的眼神,和看苍蝇臭虫没区别,满满都嫌恶。

文二老爷并不恼怒,还笑眯眯的,拱笑道:“啥欠银不欠银的?我就听说李大人身体不舒服,心里担心,又怕冒然进去打扰了老大人养病,所以只等在门外,也算尽了一份晚辈的心意。”

那小李大人被他这话一堵,脸越发黑了。

偏文二老爷状若未觉,依旧笑眯眯地搭讪道:“小李大人这出去?”

那小李大人深呼吸两下,道:“有同窗旧友的诗会。”

奉旨账的人前头已经来过两拨,但都能听得进人说话的,说几句话,让对方通融一下,对方着都同朝为官的,自然也就卖这面子。

偏这文家老二,赖话都听不进去,狗皮膏『药』似的贴在自家,且不一天两天了。

之前李大人朝,文二老爷都跟到宫门口了。

一直等到李大人下朝,文二老爷又跟李大人。

旁人看他身边多了人,总有起的。

文二老爷也不避讳,就说自己账的,“李大人家欠朝廷一共五千六百七十五两银子呢!”

至于为什这有零有整的,那文二老爷按着欠条的日期,以这年钱庄的利头算出来的。

因为这,李大人没被人嘲笑。倒不笑他和朝廷借钱,笑他对付不了文二老爷这泼皮丁。

李大人也没办法,文二老爷身,可人家奉旨来,大小也钦差,他们李家文人,难道还和他动?更难办的他亲爹现又文官之首了,闹得太难看,对自家也不。

文二老爷也不进人家大门,就在门口坐着,逢人就说银子的事儿,没人他就能早坐到晚,睡觉就让人把日常堵住李家后门的马车停到李家大门口,他在马车睡。到了凌晨时分再让车夫把自己送回家去更衣沐浴洗漱,第二天天刚亮,保准准时出现,再接着跟进跟出。

秋末早晚温差大,了年纪的人本就容易生病,那李大人生了场闷气,还真不舒坦了,干脆称病在家。

这下文二老爷不跟着李大人了,改跟着眼前这位小李大人。

听说他去诗会,文二老爷立刻跟。

顾野看时辰还早,也不急着回家,又没得可玩的,就也跟了。

走了大概一刻钟,小李大人进了一间茶楼。

这茶楼在京城也有年头了,文人雅客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