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与困局

 还有这‘上学难’,真实的情况是人们不断涌向城市,使得城市的教育资源,跟不上,而另一方面却是农村大量的小学关闭,从以前一个村一个小学变成几个村一个小学,甚至是一个镇一所小学。

 还有这‘住房难’,实际上也许不是什么‘住房难’,而是涉及到土地财政,使得一直维持着‘高房价’,普通人买不起房。经过这些年,房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畸形发展,房价破万的现象比比皆是。

 一个房子,却被注入了金融保值属性,还被赋予了各种属性,使得房子不仅仅是居住属性,‘炒房’这一个词已经诞生了十年,可是至今却未曾消弭,普通人如何解决住房,始终是一个问题。

 而农村,关于房子也是一大难题,建房子是一个难题,然后办理产权同样是一个难题,哪怕有知道需要办理产权的,镇一级的尸位素餐,也不会给你办理。

 而如今,华夏面临着一个问题也是愈加凸出,那就是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低端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薄,竞争力会越来越不够,如何完成工业升级改造,就显得愈加紧迫。

 华夏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完成工业往中高端发展,因为只有中高端制造业,才能有足够的利润给予工人提升待遇,不然的话一直在低端密集型的话,要么工人工资被锁死,要么就是企业因为人工成本提升而导致没有利润从而企业破产。

 所以,这一次的企业转型问题,也不断被提出。

 比如这一次,就再次提出中西部发展战略。

 在千禧年左右年份,有两个重要战略被提出,一个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一个是中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的企业开始出现发展僵局,社会发展不尽人意,而东北地区的受教育程度却是全国最高的,所以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可惜,因为各种原因,十多年过去,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发展依旧没有取得战略规划所制定的目标,人口持续流出,发展依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而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从2000年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开始运作。在2006年,国家审议并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

 如今十余年过去,中西部开发战略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依旧也是颇有些差强人意。

 九龙时代要新建设两个生产基地,因为一些因素,使得这两个生产基地,其中一个生产基地按照规划落户于江城,属于中西部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用于作为龙头企业进行拉动上下游企业发展。另外一个则是最终落户于东北地区的沉阳,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一个龙头。

 对于这些,刘一辰知道,但是却没有插手,而是默许,因为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始终是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成功,对于华夏而言,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对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刘一辰其实并不了解。对于东北的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上一世,上一世他有一位网友,大学是在苏省上大学,读的是机械设计,结果大学回了哈尔滨,找不到工作,然后据说花了20万进入农业银行当个柜台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3000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