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科学奖励大会

 就如同人人日报对他的评价:师院士是华夏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华夏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华夏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

 至于王院士,乃是内科血液学专家,华夏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夏籍学者之一。

 王院士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王院士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魔都方桉“,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华夏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可以说,两位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实至名归!

 至于可能有人会说,某位科学家也可以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那只能说作为华夏最高奖项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这一终身荣誉奖,开创得太晚了,2000年才开始设立,至今不过10年,而共和国已经走过60年岁月,有太多老前辈们值得这个奖项。可是为了确保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和影响力,每一次就颁发两个。

 两位获奖者名字公布之后,在场的学者们纷纷向两位获奖者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不管是他们作出的成绩还是品德,都无可挑剔。

 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公布之后,接着便是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

 相比起作为‘终身成就奖’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言,后者更近似于‘成果奖’,旨在奖励那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华夏公民。

 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能被授予这份荣耀的,都是共和国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而在这一方面,数学就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华夏在数学上并不强,所以往往只要你作出杰出的成绩,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

 就如1956年首次颁奖,一等奖3个数学领域就占了两个,分别是华老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吴老的示性类级示嵌类的研究。

 就如1982年陈景闰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1987年廖山涛的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

 进入千禧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已经出现7次空缺,这就是宁缺母滥!

 可想而知,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含金量有多么高。

 当进入这一环节之后,会场内格外的安静,所有人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发言人宣布获奖的名单。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只有数学发展得好,其他学科才有可能发展得好。由燕大学子刘一辰解决了周氏猜测、角谷猜想、极小模型纲领.......”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是,刘一辰!”

 名字公布的瞬间,雅雀无声,大家都没有想到初评名单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五项,竟然只保留了一项,而获奖者还是一个年仅20岁的小伙子。

 彭院士脸上带着微笑,率先鼓起掌来,掌声彷佛会传染一般,随后会场内响起了热烈掌声。

 刘一辰也有些发蒙了,虽然之前初选名单有他,但是他知道,一般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会颁发40多个,但一等奖的颁奖却是慎之又慎,若是没有符合条件的,甚至宁愿轮空,也不轻易颁发。进入千禧年至今,也就2002、2003、2006、2009这四年有颁发,其余7年都没有颁发一等奖,轮空了。

 “恭喜你,小刘,恭喜你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代表着华夏数学界再次斩获一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与刘一辰坐在一块的彭院士:“如果可以的话,我都愿意用院士头衔和你交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