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章颁奖典礼

 而这一届的高斯奖颁给了法兰西数学家Yves Meyer,以表彰其在数论、算子理论和谐波分析领域的杰出贡献,

 紧接着是奈望林纳奖,该奖项于1981年由国际数学家大会执行委员会设立的,是为了纪念芬兰数学家罗尔夫·奈望林纳而命名,得奖者必须在获奖那一年不大于40岁,此奖项是颁发给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方面有主要贡献者。

 此次获奖者是来自耶鲁大学理论计算机学家的Daniel Spielman,以表彰他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紧接着是陈省身奖,这是国际数学联合会为了纪念已故华人数学家陈省身而设立,奖励在国际数学领域作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这也是国际数学联盟首次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大奖。

 自从去年国际数学联盟宣布设立陈省身奖,便引起了瞩目,而此次则是第一届陈省身奖,该奖项不舍领域限制,理论上也不设年龄限制,但是却是属于终身成就奖。

 而陈省身奖的奖金高达50万美元,可以说是数学奖项中罕见的高奖金的,而第一届陈省身颁发给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研究所的尼伦伯格,以表彰他在过去六十多年在数学领域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成果最丰富的的数学家之一,他重塑了数学家对从细胞到市场的动力系统的理解和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彻底改变了偏微分方程这一研究领域,他是近似法方面的大师级人物,以处理控制未知函数性质的不等式而闻名。

 最后的最后,作为颁奖典礼的焦点,也作为整个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的重头戏,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将宣布菲尔兹奖的获奖者名单。

 绝大多数数学成果都诞生于四十岁以下,而菲尔兹奖是四十岁以下数学家所能取得的最高荣誉,一直有着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美誉。

 虽说奖牌并不能决定一名学者是否伟大,但获得这枚奖牌认可的学者,无一不是影响着数学这门学科发展进程的超一流学者,学术界的中流砥柱。

 过去这么长时间,获得菲尔兹奖的,唯独有两个人不给面子不到现场领取菲尔兹奖,一位就是‘数学教皇’格罗滕迪克,一位就是被称为‘数学怪才’的佩雷尔曼。

 格罗滕迪克的成就母庸置疑,他的研究成果养活了半数数学家,将代数几何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过十位的菲奖得主是建立在他的研究基础上,‘数学教皇’绝非是对他最大的赞誉,说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可惜当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硬塞给格罗滕迪克一枚菲尔兹奖章,可惜格罗滕迪克丝毫不领情,甚至一脸鄙视,也不到场领取,让国际数学家大会颇为尴尬。

 可是不颁发给他呢,自己奖项的权威性就大受打击,毕竟菲尔兹奖可是号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还有一位就是佩雷尔曼,当年佩雷尔曼证明了庞加来猜想,结果因为佩雷尔曼的论文没有正式刊登在期刊上,而只是挂着预印本,数学界用了三年时间才勉强达成一致认可佩雷尔曼确实证明了庞加来猜想。佩雷尔曼证明庞加来猜想成果自然远远配得上一枚菲尔兹奖章,可惜佩雷尔曼认为之前数学界对俄国数学家有偏见,对于他佩雷尔曼有偏见,干脆懒得接受采访,过着隐居的生活,简单的研究数学,他连克雷研究所的100万美元都不去领取,至于菲尔兹奖章,他也没有去领取。

 哪怕知晓佩雷尔曼没有到现场,但是菲尔兹奖还是颁发给他,没办法,不颁发给他,菲尔兹奖的含金量就会大跌,自称数学界诺贝尔奖只会被人嘲笑不已。

 在这名单公布的间隙,不少人不自觉地便屏住了呼吸,目光炙热地注视着台上。

 尤其是那些有望获得菲奖的候选人们。

 坐在人群中央,刘一辰神色凝重,拳头不自觉地捏紧了。哪怕知道自己本届获得菲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总是有希望不是,只要获奖名单没有公布,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不也同样有可能获得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