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我只是个普通人(求订阅)

 “你认为数学需要天赋么?普通人适合学数学专业吗?”又有一位美女记者问到一个最近很火的问题。

 “毫无疑问,各科来说数学是最需要天赋的,特别是纯粹的数学,需要很强的天赋,如果不曾在CMO中获奖,其实我是不怎么建议选择纯粹数学的,而是选择数学应用或者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专业。”刘一辰正色道:“普通人再努力、再认真,其实在纯粹数学的研究之路上,成就是极其有限的。纯粹数学的研究,在精不在多!”

 记者们一个个露出诧异之色,要知道这些年华夏数学会可是在大力推动人们学习数学,以至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每年都有数万人进入数学院系。

 现在倒好,刘一辰竟然这么说。

 其实在刘一辰心中,数学真的是太讲究天赋了,普通人哪怕硬熬到数学博士,那又有什么用,同样学习的还是二三百年前的数学知识,而不是推陈出新,去掌握里面的数学思维,更别说是吸收最新的数学成果了。

 现在大学本科阶段,数学知识,一大半都是二三百年前高斯、欧拉、黎曼他们构建的数学知识体系,可是就是这样,大学之中数学课考试总是挂科最多的,挂科数量远超其他科目。

 很多学物理的,同样也需要学不少数学,可是等到都获得物理博士学位了,可是往往数学水平还比不上本科数学专业学生。

 数学的发展,靠的从来都不是普通从事数学工作者,而是那些顶尖的数学家,他们才是推动着数学的发展。

 这一点上,刘一辰心中是更加倾向于海外的精英教育,集中优势资源去培养有天赋的人,尽可能地将他们培养成才。而不是大量的数学普通从事者,结果该获得大量资源的人反而没有资源。

 而且对于华夏数学界在数学研究上的功利性,刘一辰其实也不怎么认可,华夏数学界申请一笔科研经费,往往需要一年就出科研成果,可是要知道数学研究,哪里是那么容易出成果,别说一年出科研成果,就是十年都不一定能够出科研成果。

 而在这种功利性之下,结果就是为了应付考核、业绩,各种水的一逼的论文大水漫灌,不然的话没论文你可能就没有奖金了,甚至是从教授降为副教授。

 晚上的时候,刘一辰来到了一家海鲜大排档。

 “刘一辰,这边!”丘成桐站起来,对着刘一辰挥了挥手。

 “邱教授!”刘一辰走了过来,这里有三桌,都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数学学者。

 丘成桐主动地为刘一辰介绍这些人,刘一辰纷纷和这些人握手,这些人都显得很和气,双方寒暄一番。

 这一次是丘成桐主动约他的,专门将他介绍给港澳台数学圈子,虽然都说华夏数学界,但是其实势力错综复杂,又有燕大数学系、水木数学系、南开学派、华科院学派、复旦学派等等。

 港澳台数学圈子同样也是一股极强的力量,比如郑绍远、刘家成、莫毅明、谭联辉、王世全等等,都说一时俊彦!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的数学专业,都极为不弱,背后正是有这些出色的数学学者。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毕竟环境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可是随着上菜,酒一下肚,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虽然现在酒桌文化不断受到吐槽,但是不得不说,华夏的酒桌文化如此盛行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社交之中可以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刘一辰,有没有打算到哈佛大学留学,若是你愿意的话,我给你写推荐信,当我的学生。或者到香港中文大学,我想香港中文大学愿意聘任你为正教授,以你在数论上的成就,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了。”丘成桐喝了一瓶啤酒,笑着开口说道:“前段时间燕大闹出的笑话,我也有所耳闻,他是我的学生,我太了解他了,说实在的当初我就不应该拔苗助长,也许让他多经历一些,对他才是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