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我只是个普通人(求订阅)

 “这次评委会好大的魄力!”刘一辰听到数学会会长宣布自己获得陈省身数学奖,心中大感诧异。

 要知道这次入选候选名单共有六人,刘一辰并不占优,虽然燕大数学系独霸华夏数学界,但是这一次呼声比他大的却是张继坪教授,因为他是燕大数学系的教授,担任教授至今已经快20年了,而且现在还是燕大数院院长,担任院长一职也10年,在华夏数学界的威望可不是盖,说是德高望重一点也不为过。

 而将陈省身数学奖颁发给他,意味着张教授就不可能再获得陈省身数学奖,因为他今年就满50岁了。而且华夏数学会估计也不可能让燕大拿走两个奖项名额。

 果然,很快就印证了刘一辰心中所想,因为另外一个获奖者是来自华科大数院的沈维孝教授。

 沈维孝教授是位很杰出的青年数学家,1975年出生的他才34岁,20岁就从华科大数学系毕业,随后赴东瀛东京大学留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于国际动力系统中心之一的不列颠华威大学工作。2004年入选‘华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回到华科大工作。

 到目前为止,沈维孝教授在《数学年刊》dú • lì 发表一篇论文,和国外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在《数学新进展》dú • lì 完成发表一篇论文,与国外合作发表一篇论文。

 可以说,在一维实和复动力系统理论,他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在华夏属于顶尖的。

 本来以沈维孝教授的年纪,将成为陈省身数学奖历届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可惜现在这个记录属于刘一辰。

 两位获奖者每人得到一本荣誉证书,以及10万元的奖金!

 刘一辰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不是因为获得陈省身数学奖有10万元奖金,10万元奖金连申请一个国际专利都还不够,而是因为就在他获得陈省身数学奖的时候,系统再次奖励了他3000积分,奖励和拉马努金一模一样。

 他同样没有选择抽奖,他担心抽到好东西,自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没了形象。

 “现在有请,陈省身数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刘一辰’上台发表获奖感言!”主持人笑吟吟地主持着会议,按照会议流程,接下来就是两位获奖者先后发言。

 刘一辰站在舞台上,面对着坐满大礼堂的数学家们,此时他感慨万千,说实在的这一届数学家大会,颁发这个奖项给他们两个,是很有勇气和魄力的一个决定。

 他19岁、沈教授35岁,如果按照去年的算那就更年青,他18岁、沈教授34岁,在历届陈省身数学奖中都是属于很年轻的。本来正常来说,他们能够获得提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

 哪怕只是提名,质疑他们的人、眼红他们的人一抓一大把,甚至早在几天公布候选人名单的时候,就有人公开说他们两人太年轻了,特别是刘一辰,而有更多的年纪比较大的学者更需要获得这个奖项。

 而这种声音还不小,这也是刘一辰之前认为他获得本届陈省身数学奖的希望并不大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数学会颁发这个奖项同时给两个年轻的他们,是很有勇气和魄力的一个决定。

 其实华夏数学会这么做,也是有更高层面战略意义的考虑。

 国家国家层面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早日介入重大科研项目,这是长久之计。

 学术寿命越长,对国家的贡献越久远,是普通百姓也能想明白的道理。

 富国强军的重大工程,从前期研究到正式立项,再到实施、验证,至最终完结投入使用,没有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搞不定。

 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经常变动,不利于项目研究和执行。

 所以学术成熟较早的科研工作者,能在其青年时期介入甚至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国家对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