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围堵

 “平时就是上课专心听讲,没上课就在图书馆。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建议那就是多学习、多思考,‘60分万岁’不可取,在你追求60分万岁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你的同学也许就在将你远远甩下。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也是知识的世纪,只有掌握知识掌握技术,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刘一辰说这一个,可以说是语重心长。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的老师不像初中、高中老师那样盯着学生,有没有听懂他也不会在意,一切都得靠学生自律、自学能力,能学多少都靠自己。

 他们这一代以及接下来的一代,与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社会上欠缺人才,大学生含金量高,很容易找到工作。到了他们90大学毕业的时候,留给他们的机会已经很少了,晋升变得困难起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的坑被占得差不多了,你想获得机会快速晋升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

 等到95后大学毕业,这种情况就更明显,甚至大学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进入工作单位,都得老老实实的,有什么委屈都得咽下去。

 到时候很多工厂抱怨招不到人,结果一问才知道工厂开出的工资一个月3000元。而3000元,那时候对于年轻人而言,生活都会很辛苦了,谁还愿意呢。

 刘一辰看了看时间,上课快要迟到了,赶紧骑着自行车离开,那些记者得到自己想要的新闻素材,一个个心满意足的离去,也不拦着刘一辰。

 教室,人还是很多的,大家上课时是一起上的,再加上一些蹭课的,使得整间教室人显得爆满。

 刘一辰甚至都没位置,只能在靠着门口处找个站的位置。

 这一堂课,是关于数学分析的课程。

 数学分析,又称高级微积分,分析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分支。数学中的分析分支是专门研究实数与复数极其函数的数学分支。它的发展由微积分开始,并拓展到函数的连续性、可微分及可积分等各种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应用在物理世界的研究,研究及发现自然界的规律。

 课程所用教材是燕大自己编的《数学分析》,这次讲授的也是《数学分析》的作者伍胜健教授。

 伍胜健教授是数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硕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后来在华夏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燕大数学系从事2年博士后工作站,随后担任燕大数学系教授,一直工作至今。

 这就是名校的优势,教材自己编的,上课还有可能是编教材的作者。

 刘一辰一进入教室,同学们一个个望向刘一辰,一个个眼中闪烁着好奇之色。

 这些课程,其实刘一辰已经自学完了,他大可以不用来上课,但是刘一辰还是坚持着每堂课都上,听着他人的讲课,也许可以给他一些灵感,而且对于教材之中的一些困惑,他也可以提出来与老师进行讨论。

 说实在的,从学习过程中,就发现教材中总是存在这个、那个错误,这在刘一辰看来,简直是不可原谅。

 这也是刘一辰虽然在学生中名气很大,很受欢迎,但是却是不怎么受数院老师和物院老师的待见,因为你上课上着上着,刘一辰就会对其中提出问题,一讨论起来,往往还真的是错误所在,讲师、教授们都还得进行修改,包括对已经出版的教材进行修正。

 “真是牛逼,才大一就在四大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们燕大就田教授、朱教授在四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其他教授都没能在四大期刊上发表论文。”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习,好像他每次上课都很专心,老师出现错误他都会第一时间发现并提出来,听说他已经成为老师最怕的学生了。”

 “切,自己水平不行,不好好提升还怕学生?这种老师,就不应该在燕大教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