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梁

    不过就在此刻,远方马蹄声响起,一支人数在百人左右的骑军纵马而来,悬岭郡是要地,故而便没有其余州郡那般不得在城内纵马的规矩,甚至当初悬岭郡几次扩建,长街宽阔,比神都也窄不了多少。

    “本将悬岭郡徐明奉命护卫,敢问谁是书院魏先生?!”

    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在韦风之后,走马上任的悬岭郡守将徐明早在之前便得到了大将军府那边的军令,要调拨出一批骑卒一路护卫这支从神都而来的队伍一路往北。

    魏序,这个在神都里名声不浅的读书人,在这新柳州,其实没太多人认识。

    魏序从车厢里走出来,看着眼前的高大武人笑道:“徐将军没有收到陛下的旨意?这趟北行,不劳烦徐将军。”

    徐明笑道:“魏先生,旨意自然收到了,不过将军府那边同时又下了军令,越往北边走,越凶险,要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情,本将这颗人头是要落地的。”

    不等魏序说话,徐明又说道:“魏先生不必为难,大将军同时已经上了折子到神都,陛下那边应当会点头的。”

    既然徐明这么说,那魏序也不再坚持,只是笑着点点头,“如此一来,便劳烦徐将军了,不过时间尚早,我们要在城中休整几日。”

    徐明点头,这种事情自然也不急于一时。

    “魏先生,等会儿可否商议一番北行路线?”

    徐明策马来到魏序身侧不远处,轻声笑道:“听闻那位陈指挥使也在队伍中,之后可否请魏先生引见一番,对这位陈指挥使,本将可早就想见见了。”

    同是武夫,徐明对于魏序敬重多过其他,这敬重也只是基于魏序的书院夫子身份,基于他是忘忧修士而已,而对于陈朝这个年轻武夫,他听说过很多事情,只有敬佩。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魏序微笑指向最前面的那架马车,笑着说道:“徐将军军务不忙的话,到时候可以去看看。”

    ……

    ……

    悬岭郡行驿足够宽敞,容纳百人根本没什么问题,不过条件自然比不上神都,郡守裴如早在行驿前等了许久,他原本是想要出城去迎接的,他或许不管那些年轻人里有多少人身世显赫,但光是魏序两个字,便足以让这位郡守大人拿出十二分精神来,不过悬岭郡作为一处要地,实际上说话最管用的也不是他这位郡守,而是徐明,甚至于在大梁律里还有明文规定,一旦有战事,当地武将便可全权处置大小诸事,到时候他这位郡守,也就只能靠边看着了,悬岭郡虽说并未到如此地步,但本地守将职责太大,所以有许多便宜行事之权,这之前也是徐明派人知会他,他在城门处迎接,他在行驿处等待。

    不过翘首以盼很快便看到魏序的裴如很快便迎了上去,满脸激动,“学生裴如,见过魏先生。”

    裴如年轻的时候,也实实在在在书院里读过几年书的。

    魏序年纪不如眼前已经头发花白的裴如,但他身为院长的学生,辈分自然极高。

    魏序同样回礼,微笑道:“裴郡守可比在下进入书院的时间早得多,不必如此拘礼,这趟还要麻烦郡守太多。”

    “魏先生只要不嫌弃行驿条件便是,实在是苦寒之地,比不上神都啊。”

    裴如有些感慨,他也是神都本地土生土长的,早些年到了此地当官,也是诸多水土不服,但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渐渐对这个地方有了太多感情,不过再如何有感情,这种事情该认便要认。

    魏序摇头道:“出门一趟,陛下的意思倒也明确,这帮年轻人要做得朝堂上的治国之臣,也要看得民生艰苦,要不然何至于大费周章慢腾腾前往北境,直接由工部铸造法器送往北境不就得了?”

    裴如感慨道:“陛下用心良苦啊,这些年轻人是我大梁的未来,是该好好栽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