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傲的司马懿

 再过两日便是除夕。

 卫琤这两天正忙着处理一些政务,同时思考着该怎么‘请假’会去陪沐沐守岁。

 两个世界的日子同步,这一点确实不方便。

 这边过节,那边也过节,好在三国时期对于年节的重视程度一般,远没有唐朝后期隆重。

 无非就是祭祀的时候,卫琤必须在场,其他的倒也没有太多讲究。

 昨夜的宴席过后,卫氏从各个世家甄选了三十几个十岁以下的孩童入宫。

 这些孩子开年过后,将会直接就读国子监,与卫氏的子弟一同学习成长,俗称伴读。

 而这其中若是有谁日久生情,自然最好,古人联系利益的纽带,无外乎就是联姻。

 而国子监的祭酒,依旧由蔡邕担任。

 为此,此番入学国子监的监生中,蔡氏的名额也多了五个,算是对蔡氏的另类照顾。

 这一日,一辆马车从朔方风尘仆仆而来。

 车厢里坐着两个懒洋洋的少年,不是司马懿和蔡珩还有谁?

 “哈啊~”蔡珩打了个哈气,困顿的揉了揉眼睛,无精打采的问道:“懿哥儿,到哪了啊?”

 司马懿背靠着软榻,手里拿着竹简打发时间,闻言,没好气的应道:“刚过邙山,再有十多里就到洛阳了。”

 蔡珩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起身掀开门帘,朝车夫吩咐道:“潘叔,一会儿在城门口停一下,咱们吃点好吃的再进城,我快饿死了。”

 赶车的汉子乃是城卫军出身,闻言,笑着点点头,道:“正好,俺也饿得不行,一会儿俺请两位先生喝羊肉汤。”

 蔡珩直接走到车辕坐下,点头道:“再来几个大肉包子,一路上吃烤土豆,都快把我吃吐了。”

 “要得!”汉子也是馋得不行,不自觉抿了抿皲裂的嘴唇。

 蔡珩见状,回头从车厢里拿出一壶酒,递给他,道:“来,润润嗓子。”

 汉子瞥了一眼,嘿嘿笑道:“这不好吧,就这么点了。”

 蔡珩不在意的将酒壶塞给他,“给,左右到了洛阳,不差这一口了。”

 汉子很是意动,可还是忍不住朝身后努了努嘴,他不怕蔡珩,却很怕司马懿。

 似乎是感受到汉子的忌惮,司马懿头也不抬的说道:“给你就喝了,这一路多亏了你,不然我们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洛阳呢。”

 “嘿嘿,那就谢过先生了。”汉子接过酒壶,迫不及待的仰头就饮。

 便在这时,官道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阵轰鸣的马蹄声。

 三人都是一怔,汉子勐的放下酒壶,提起一旁的风龙火枪,神色警惕。

 蔡珩趴着车厢回头望去,先是眯了眯眼睛,接着眼前大亮,说道:“不用担心,是自己人。”

 不多时,一支二十多骑的马队来到近前,为首之人哈哈大笑,道:“老潘,我就知道是你们。”

 车夫见到来人,哈哈笑道:“可以啊,这么快就赶回来了,俺还以为你们要在冀州过年了呢。”

 这时,车队里一个文士快马停到马车旁边,与蔡珩笑道:“小懿呢?”

 蔡珩朝文士拱手一礼,笑着应道:“见过徐督军,懿哥儿在车里看书呢。”

 来人正是四处贩卖军火的徐庶,侧头看向车窗,刚好窗帘掀开,司马懿朝徐晃点头致意。

 徐庶道:“途经河内,司马刺史让我转告你,上元节须得回去祭祖。”

 “知道了……”司马懿打了个哈欠,又问道:“冀州那边怎么了,南匈奴人没给你惹出什么麻烦吧?”

 徐庶冷笑一声,“些许游兵散将,已经被州府的官兵清剿了。”

 说着,徐庶弃马上车,围着煤球炉暖了暖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